矿山事故大多具有突发性、连锁反应的特点,会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危险性极大。矿山发生事故时,如何自救是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命必修课。为全面统筹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八条硬措施”硬落实一体推进,大力提升矿山企业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今年安全生产月期间,矿安小编制作了《矿山事故发生时,这样自救》系列科普作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自救互救知识!
期主题
矿井火灾事故自救
自救和互救是应对矿山事故的关键
矿山事故发生后
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现场
遇险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和互救
这是保护自己、救助别人以及防止事故扩大的根本举措
点击下方视频,小编带大家一起学习
↓↓↓
矿井火灾事故自救
矿井火灾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井下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工程和设备的破坏,导致生产中断,而且更严重的是会直接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当矿井火灾发生时,要尽最大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人员进行避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应遵循“五字”自救原则进行现场急救。灭:迅速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护:用器材保护自己;撤:快速撤离灾区;躲:无法撤退时,迅速到避难硐室躲避待救;报:尽快报告灾情。
现场人员应有组织地撤退。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千万不能顺风流撤退。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
当巷道里烟雾流动时,一般上部空间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因此撤退时,不要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
视线不清时,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
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刺激。
如果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井下作业,安全第一
生命无比珍贵
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来源:中国煤炭报综合整理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