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资料,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在国内外铁矿资源布局及生产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资源储备和产能规模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一、国内资源与产能分析
资源储量 鞍钢矿业在国内掌控的铁矿资源量达88亿吨,这一数据在2023年后的多份报告中均被提及,显示出其在国内铁矿资源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截至2022年,其探明储量为86.43亿吨,而近年通过后备矿山开发(如西鞍山铁矿)进一步扩大了资源储备。
生产能力
采剥能力:2.8亿吨/年,覆盖辽宁、四川等地的8座在产矿山(如齐大山、东鞍山等)。其中齐大山铁矿为亚洲最大露天铁矿之一,可采储量达2.58亿吨。
选矿能力:6500万吨/年,铁精矿年产能2200万吨,平均品位超66%。这一产能通过技术优化(如赤铁矿选矿技术)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
行业地位:铁精矿产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2023年达2122.92万吨,且成本控制能力突出(全流程吨钢成本降低102元)。
战略项目布局 西鞍山铁矿项目(设计年产1000万吨铁精矿)于2022年启动,总投资229亿元,预计2027年投产。此外,通过“露天转井下”技术改造延长现有矿山服务年限(如大孤山铁矿)。
二、海外资源与国际化能力
卡拉拉铁矿基地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卡拉拉铁矿为鞍钢全资持有,设计年产能800万吨铁精矿,实际产量于2017年达到805万吨。该项目磁铁矿资源储量达24亿吨,原矿品位34.1%,服务年限超30年。
该基地通过长协采购和现货补充模式稳定供应链,并依托自建基础设施(如铁路、港口)降低物流成本。
国际贸易能力
鞍钢通过“长协+择机”策略平衡进口铁矿石(占比低于自有资源)和煤炭采购,与国内外大型矿企建立战略合作。
2023年铁矿石进口量约6000万吨,占全国进口量的9%,且其国际贸易网络覆盖澳大利亚、巴西等主要产区,有效分散资源风险。
三、综合竞争力
鞍钢矿业的核心优势不仅在于资源规模,还体现在:
技术领先:专利创新指数居国内钢铁企业第三,选矿技术维持高品位铁精矿生产。
绿色低碳:依托《低碳排放钢工艺路线图》,推动全链条低碳竞争力。
数字化升级: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92.4%,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
综上,鞍钢通过国内资源的高度自主(88亿吨储量+2200万吨铁精矿产能)与海外基地的战略布局(卡拉拉铁矿+国际贸易网络),构建了“内外互补”的资源保障体系,巩固了其作为中国最具资源优势钢铁企业的地位。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