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队组生产材料领用效率,马兰矿为队组配备了46辆电动三轮车。为消除甩线充电和乱停乱放等安全隐患,该矿对原有的单车棚进行改造,为电动三轮车“安家”。
改造后的单车棚,区域划分清晰,辆停放整齐。整个场地划分为电动三轮车停放区、充电专区以及两轮电动车专区、燃油摩托车专区。棚内设置了微型消防站和监控设备,由专人管理,构建起“停放—充电—应急”一体化管理模式。
在车辆管理上,这个矿实行“一车一牌”动态监管机制,每辆电动三轮车离棚时领取专属号牌,返棚后立即归还,并按号牌对应区域停放。如果过了规定时间车辆没有归位,管理人员会喊车“回家”。
“值班人员每天晚上6点定时清点车辆,对没有归位的车辆进行电话询问和督促,确保电动车辆‘出入有痕、责任到人’。
(马兰矿武装保卫中心党支部书记 赵义靖)
“改造后的单车棚和原来相比的话,变化是很大的。原来我们停车回来要自己去占位置,不太好充电。现在分区很明确,随到随停,很方便,也很安全,再也不用去抢插座、去拉飞线了。
(马兰矿通风区材料员 晏 涛)
为保障充电安全,车棚内设置了独立的充电专区,专线专用,实现统一管理。
“每天早6点到晚10点开放充电桩,配置过载保护和自动断电装置。值班人员不定时巡检,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单车棚改造后,车辆违规停放率下降了92%,充电安全事故零发生。
(马兰矿武装保卫中心党支部书记 赵义靖)
此外,马兰矿明确规定电动三轮车的使用者必须持有摩托车驾驶证,从源头为矿区交通安全上紧“安全阀”。
作者: 张金宇 陈兆婷 张宇
编辑:向施华
转载西山煤电微信公众号内容,须申请授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