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以下简称“八条硬措施”)实施以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煤矿积极开展“学铁规、明责任、硬落实、保安全”专项活动,全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自觉明责知责,主动履责尽责,细化落实举措,确保“八条硬措施”在一线刚性执行,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人人扛责任自主查隐患
“八条硬措施”印发后,屯兰煤矿及时发放学习资料,组织专项学习培训,并制定贯彻落实方案,成立由党委书记、矿长仝金厚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结合矿井实际,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进一步细化责任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完善考核办法。
该矿要求,矿长每月牵头组织各专业开展一次覆盖矿井各系统、各岗位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各专业对照《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逐条逐项进行排查,发现重大隐患按照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执行重大事故隐患“双报告”。每半月,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开展分专业、分系统的隐患排查,对分管区域或分管范围进行全覆盖自查自检。
该矿18303工作面安装期间,安装一队运输大板车路经南三下组煤上车场斜坡变坡点(连接点)时,经常出现落道。
得知这一情况后,仝金厚来到井下查找原因,发现竖曲线处水平落差达2厘米,不符合“不大于5毫米”的规定。他当即安排运输区机维一队负责处理。机维一队破除硬化路面,使用起道器反复进行调整,直到将水平落差控制在5毫米内。
隐患处理完毕,并对路面重新硬化后,仝金厚又来到井下这一地点,安排车辆过变坡点。直到看着矿车不再落道,他才放心升井。
该矿12508工作面两顺槽受动压影响底鼓,制约正规循环作业。该矿副矿长周永生带领采煤区、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生产技术部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入现场查找制约因素,协调其他队组人员每日到场协助顺槽拉底作业,保证每班不少于5米拉底量,以达到正规循环步距。
在该矿负责人的带动下,网格化安全责任制在井下全面铺开。各区队长化身“安全分区指挥官”,对井下所有盘区和巷道进行划片治理。他们手持检测设备,对责任田内的密闭设施是否严实、通风系统是否通畅开展自查,将查出的问题隐患立即登记入册,按照“五定五落实”原则跟踪落实、闭合销号。之后,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按期跟踪复查。
加大安全投入治理灾害到位
屯兰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解决采掘接续失调难题,该矿持续推进“一优三减”工作,优化生产系统。
该矿及时组织冗余巷道封闭、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封闭南五盘区12505轨道、南翼下组煤盘区18406底抽巷等,缩短矿井通风线路,增加矿井有效风量;建成南三下组煤和开发北三下组煤两个大采区,形成13个走向长达1500米以上的大工作面,减少工作面搬家倒面次数,降低万吨掘进率,提高资源回收率;实现南三下组煤变电所、水泵房无人值守,进一步减少单班入井人数;在南五盘区推广使用单轨吊运输,北三下组煤、南三下组煤推广使用胶轮车运输。
为消除瓦斯灾害,该矿在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监察执法一处的指导帮助下,按照相关要求,开采6号煤层作为8号煤层上保护层,可释放煤炭储量628.2万吨。在9号煤层底板施工瓦斯治理巷过程中,引进盾构机施工,较钻爆法提前13个月形成巷道,预留6个月瓦斯抽采时间,保证了矿井抽掘采接续的平衡。
该矿实施井上井下联动协同抽采,通过不断改进瓦斯治理工艺,逐步形成“采煤采气一体化”“煤与瓦斯共采”的新模式。截至2024年底,该矿共施工地面钻井231口、采气井184口,单井使用年限达15年,单井及管网甲烷浓度在95%以上。截至2025年3月底,地面钻井累计抽采瓦斯3.08亿立方米。
目前,该矿已落实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提出“瓦斯治理不达标决不组织生产”。采煤工作面主要利用本煤层预抽钻孔、高低位邻近层钻孔等模式解决工作面瓦斯问题。生产区煤层瓦斯降到低瓦斯等级。通过井上井下联动抽采方式,该矿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有效控制在0.5%以下。
该矿抽采区业务主管王永介绍,他们严格做好瓦斯取样、参数测定工作和在线计量装置精准计量,为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同时,该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全年提取安全费用2亿元。
该矿推进应用激光甲烷传感器等先进装备,提升瓦斯监测精准度;根据生产实际,不断优化“无监控不作业”场所,共安装工业视频754路;探索使用AI(人工智能)预警平台,对人员违章、设备异常及时识别、精准研判并推送通知,促进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目前,该矿1830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已通过山西省能源局智能化中级验收,5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通过太原市能源局初级智能化验收。2024年4月,该矿通过了山西省能源局初级智能化矿井验收。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全员素质
“八条硬措施”印发后,屯兰煤矿立即组织对“五职”矿长、“五科”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自查,配置均满足要求,安全管理人员配备齐全。
与此同时,该矿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完善“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和“教、考、用”分离的培训考核机制,尤其对新上岗的从业人员,严格按照培训时间要求进行培训、考核;进一步完善干部员工安全培训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期一档”。
依托山西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开发的“矿安益”手机APP(应用程序),该矿员工通过专项模拟练习、综合模拟考试等形式提升逢查必考合格率。该矿自主研发入井安全检测设备,开展“井口答题、积分兑换”活动,员工参与人数达9.8万人次,累计兑换奖品6104个。
此外,该矿每月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考试,常态化下队组开展避灾路线抽考,对员工盲戴自救器等操作进行抽查。常态化开展事故警示教育,严格落实包保干部警示教育宣讲,强化对安全培训中事故警示教育学习情况的日常监管。
2024年,该矿两次组织所有班组长和其他从业人员脱产培训,学习“八条硬措施”并做到应知应会,观看山西局制作的《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视频培训教材,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
来源:中国煤炭报
编辑:李倩
免责声明:
原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