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北京二手房交易分化:核心区成“避风港”,外围压力难消

北京二手房交易分化:核心区成“避风港”,外围压力难消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图片

以前靠“价格战”走量,现在购房者更看重配套和确定性。

中房报记者 刘亚 实习生荆博丨北京报道

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北京二手房市场堪称典型缩影。

从最新成交数据来看,北京4月二手房(住宅+非住宅)合计成交量达17556套,远超杭州、青岛等新一线城市。其中,朝阳区成交量领跑,海淀区、丰台区紧随其后,而密云区、门头沟区等偏远区域则成交惨淡,部分业主以价换量效果不佳,房山等远郊板块房源交易周期长,去化压力大。

市场价格与销量走势也反映出这种分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北京4月二手房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微降,但销量同比上涨,总体趋于平稳。核心板块买卖意愿强烈,抗跌能力和韧性凸显。以德胜学区为例,老旧小区房源仍受追捧,小户型因总价低、学区属性强,成为刚需首选,优质资产稀缺性加剧,成交周期大幅缩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郊区市场的“销价双跌”。房山区挂牌均价下跌,议价空间大,部分房源挂牌超1年未售出;延庆区二手房参考均价持续下降,公共交通不发达、通勤成本高,难以吸引购房者。

这种分化并非北京独有,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同样呈现“核心涨、外围跌”的趋势。核心区域凭借独特优势成为资本与需求的“避风港”,而边缘区域因配套滞后、产业缺失陷入困境。

对此,广州市增城区某中介机构人士表示,以前靠“价格战”走量,现在购房者更看重配套和确定性。

━━━━

“一天三价”的核心房源

经实地探访发现,4月份,北京核心板块买卖意愿依旧强烈,市场运行表现出较强抗跌能力和韧性。

德胜学区位于北京西城板块,其中超60%的房源为199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楼龄普遍超过30年,存在房屋老化问题。4月28号,一套60平方米的标准“老破小”挂牌出售,当天收到8组带看,第3日以高于预期3%的价格成交,总价超过880万元。

“西城月坛、海淀万柳等区域的小户型因为总价低、学区属性强,是刚需住房的首选。”中介机构经理人介绍,西城德胜等学区的60~80平方米刚需户型占比不足30%,而教育刚需叠加4月底入学信息采集截止节点,家长们加速入市, 优质资产稀缺性加剧。西城区某中介机构人士透露,近期挂牌的“双学区”房源平均带看量超20组,部分房源甚至出现“一天三价”的竞价现象,平均成交周期从10天缩短至5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西城区三里河片区,以4月中旬的一笔交易为例,一对年轻的夫妇从看房到成交仅用时3天。据该中介经纪人赵虎回忆,该套房源挂牌仅5天时间,尽管这套房源的面积仅60平方米,但其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且价格相较于同类型房源更具竞争力,在核心区是不可多得的高性价比好房。

链家数据显示,北京核心区优质房源平均成交周期已从去年的90天锐减至54天,降幅达4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郊区市场的低迷。

“4月份房山挂牌均价在2.5万元/平方米,比去年下跌14.4%,但实际要更低些,在2万元/平方米。”房山某中介公司经理人透露,房山区长阳板块议价空间可达8.3%,部分房源挂牌超1年未售出,市场去化压力较大。

房山板块位于北京西南近郊,相比市区在教育、商业、医疗等资源方面虽然不存在明显短板,但是质量对比悬殊。例如在教育方面,房山区优质学校数量稀少,高校教育主要依靠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大学支撑,对比东西城、海淀等教育强区存在着明显差距,尽管价格优惠力度强大,依旧难以吸引有子女教育需求的购房者。

拥有类似问题的是位于北京西北远郊的延庆板块,据安居客数据显示,延庆4月份二手房参考均价为16723元/平方米,环比3月下降1.42%,同比去年同期下降12.78%,延续3月价格下降走势。“公共交通网络不发达,公交线路覆盖不足,这是延庆区域无法回避的短板。”延庆某中介公司经理人坦言。

“延庆房价不到市区的一半,但是除去最少70元的通勤成本外,每天大约100分钟的时间浪费是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在北京市中心工作的购房者小李表示,无法承担起高昂的时间成本是他放弃在郊区买房的根本原因。

━━━━

分化共性

根据绿中介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北京二手房前端挂牌量已达到140902套,库存量持续上升,且未见放缓迹象。非核心区域面临交易周期长,客源短缺等难题,在持续增长的去化压力下,二手房价格或再次下滑。

部分受访者表示,对市场持观望态度,或期待房价进一步下跌以寻求抄底机会。

北京并非孤例,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同样面临“核心涨、外围跌”的分化趋势。

在上海,黄浦等核心区域新房均价达10.5万元/平方米,部分项目如保利外滩序BUND88单价突破12.7万元/平方米,静安、长宁区域次新二手房挂牌价环比上涨0.1%,学区房、滨江资源房成硬通货,而崇明、金山等远郊区域新房均价仅1.6万~1.7万元/平方米,部分老破小二手房总价不足百万元,经纪人直呼已跌至2016年水平。

同样,广州海珠、荔湾等核心区域的优质学区房、江景盘备受购房者推崇,广东中原地产负责人黄韬透露,以2024年10月为转折点,之后核心区成交量持续走高。至4月广州二手住宅网签量同比暴涨12.97%,华景新城等老牌小区涨幅超20%。

与核心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增城、花都等外围区域。克而瑞数据显示,广州整体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增城区以超20%的库存占比居首。

专家分析称,一线城市的市场分折射出的是城市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核心区凭借不可复制的资源配置和政策避险属性,成为资本与需求的“避风港”,而边缘区域则因配套滞后、产业缺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化,核心区房产的稀缺性与投资属性或进一步强化,房价抗跌能力凸显,而外围区域若无法在交通、教育等配套上实现突破,恐将长期面临去化困境。对购房者而言,明确自身需求——是追逐资源确定性还是成本优先——将成为决策关键。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