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国家发改委:科学论证煤化工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防止盲目新建

国家发改委:科学论证煤化工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防止盲目新建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5月20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出席发布会,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人工智能合作论坛、有关领域工作进展等情况,并就宏观经济形势、稳外资、“两重”建设、“两新”政策、“人工智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清理市场准入壁垒、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请问在人工智能和其他产业融合方面,有哪些支持经济发展的亮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超:科技要能够为人类造福,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要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应用。而今,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拓展,各行各业涌现出一系列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优化体验、重塑模式的案例,在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速各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有的制造业企业依靠AI检测、AI辅助决策等,良品率大幅提升,有的提升幅度达到30%,研发成本降低70%;有的电网企业通过智能调度,电力调度转供效率提升30倍;有的金融机构借助AI实现贷款申请智能化审核,可以把贷款审批时间从几天缩短至几分钟;又如,有的医疗机构通过AI辅助,使癌症早期检出率提升25%,基层医院医生和名医智能体能实现“隔空会诊”,抗生素设计成功率提升10倍以上;一些地区借助AI辅助,山区孩子能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科技、人才等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也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完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协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全社会初步形成共推“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围。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进程明显加速。联合22个部门实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攻关专项,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药、新材料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二是“人工智能+”降本增效作用逐步显现。中央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全面行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实践中的痛点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从智能客服、文档整理等基础场景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对经济发展贡献度逐步提升。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范应用。我们会同行业部门分类分行业统筹指导,因地制宜找准“人工智能+”发力点。比如,安徽积极推进招投标领域大模型应用,AI评标可达到业界熟练专家水平;又比如,山西推动人工智能与煤炭行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一半以上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四是人工智能终端新产品新场景竞相涌现。智能手机轻量化部署国产大模型、实现功能拓展,AI眼镜等智能穿戴产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有望迎来“排浪式”增长。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用好用足“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新华社中经社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能否介绍一下有关工作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超: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一件事。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已作出明确部署。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一些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有的盲目跟风投资,有的跟不上技术更新迭代节奏。一些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有的以低价、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有的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这些都突破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增加高端产能、优质供给,不断开拓多元化市场,增强发展韧性。

  二是加强地方约束,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今年1月,我们印发《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要求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底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针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屡禁不止、花样翻新等情况,集中力量开展攻坚整治。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发挥质量、标准支撑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加快淘汰炼油、钢铁等行业低效落后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防止盲目新建;加强行业自律,引导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注重技术研发。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净化市场竞争生态。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和价格违法行为,坚决打击侵权假冒、制假售假行为,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活力和作用。

全文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