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人民大会堂内掌声如潮,经久不息。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八矿地测科科长刘青双手紧握着“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目光中满是坚定与炽热。
刘青在天安门广场留影
从盛夏到严冬,当不少人还在睡梦中时,刘青已坐上班车来到单位忙碌起来。身着工服,背着各种仪器穿梭在矿区一线,测量、绘图,有时候一个点一待就是几个钟头,这便他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场景。
在地质测量这一被视作煤矿安全生产“眼睛”的关键领域,刘青俯身深耕、精研细究,用毫厘间的精准测量,为矿井安全生产筑起坚固防线。“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原大工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等一连串闪耀的荣誉,见证着他从青涩学子到卓越工匠的蜕变之路。
2004年,从河南工程学院测量专业毕业的刘青,满怀憧憬地踏入鹤煤八矿地测科岗位。
“自己是专业出身,这点儿工作肯定手拿把掐。”初出茅庐的刘青信心满满,可是一到井下他就傻眼了。复杂的环境,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一出现问题就得等师傅来处理。“一定要提升技能”,他暗暗下定决心。
刘青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白天在井下仔细观察师傅操作,晚上钻研地质结构与仪器原理,笔记写了一本又一本。
他勤学好问,师傅们的一招一式他都细心地观察揣摩,并动手实践。他身上总是随身带着图纸,想到什么就随时掏出来在图纸上画圈、描线、做标记。下班回到家,他也要掏出来看两眼。
凭借这份对工作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刘青在工作上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经过无数次研究实践,他总结出了“全站仪免棱镜模式配合自制纸质反射片测距法”。这一创新不仅大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还确保了测量精度。
2017年,刘青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接连斩获鹤煤公司、鹤壁市、河南省煤炭系统职业技能大赛矿山测量工比赛第一名。
工作中的刘青
荣誉加身并未让刘青止步,反而让他对自身要求愈发严苛。“地测工作必须精益求精,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在2024年鹤煤八矿33采区的大型贯通工程项目中,迎接了新的挑战。
33采区轨道下山与33采区辅助巷贯通导线全长3200米,巷道的贯通对于矿井运输系统、通风系统的完善以及采掘接替都有着重要意义。其中,巷道掘进中心腰线的精确程度是巷道顺利贯通的关键所在,测量数据稍有偏差,就会使巷道无法贯通,甚至给矿井造成巨大损失。
刘青将压力化作动力,带领团队在狭窄巷道中克服恶劣环境,负重穿梭。日以继夜,最终实现中腰线偏差小于0.1米的高精度贯通,交出完美答卷。
他对技艺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自身的工作中,更延伸到了对团队的培养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刘青始终坚信,个人的能力如同星星之火,只有团队协作,才能形成燎原之势。2017年10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同事。
在创新工作室,刘青采用理论与实操结合的教学模式,手把手指导学员,帮助他们快速掌握核心技能,少走技术弯路。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开展90余场技能培训,培养60多名技术人才,多项创新成果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这些成绩,既是刘青匠心传承的硕果,也是他对为企业培养人才承诺的兑现。
载誉归来的刘青,满怀感恩地说:“是企业为我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作为一名技术带头人,我将把自己的所学回报给企业,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张巍 张娴 来源:中国煤炭报、鹤煤集团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