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致敬奋斗者 l 混凝土浇筑星辰—解码刘伟的破壁之路

致敬奋斗者 l 混凝土浇筑星辰—解码刘伟的破壁之路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十八载春秋,把“毫米级”精度刻进掌纹——刘伟像一柄淬火的手术刀,将“不可能”的坐标钉在云端。这不仅是工程师与自然的博弈,更是中国智造在山水间书写的立体诗篇。

致敬奋斗者

创新突围:破译技术密码

作为科技施工的先行者,刘伟在施工中发现预制梁张拉梁端容易开裂,为尽快解决问题,他和团队研发梁端滑动台座,采取注浆地基强化技术消除梁端裂缝,创下梁板质量优良率新高;还创造出“机器学习法”,让预拱度偏差控制在0.97毫米,该技术还同步构建了挂篮安全评估体系。如今这项“国际先进成果”已在多个项目应用,使项目日均施工进度提升17%。

致敬奋斗者

数字革命:打造智慧基建

在武松项目施工过程中,“技术狂”刘伟独创“墩柱DNA”定位技术,让3801根墩柱如同精密切割的齿轮,其保护层合格率提升至98%。他精研施工工艺,在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不忘带领技术团队协同发展赋能项目建设,他们以BIM沙盘提前化解43次设计风险,这一场技术优化为项目缩短工期120天,为项目后续精益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致敬奋斗者

匠心永恒:跨越技术天堑

刘伟在刚拆模的墩身侧,用地质锤抵着0.5毫米错台:“潮汐腐蚀可不会对2毫米标准留情。”他用时七天七夜重构模板系统,提升35%工效,二十年的老师傅惊叹:“这老刘把模板玩成了精密仪器!”为攻克顶板钢筋绑扎难题,他多次蹲守梁场记录,最终将单跨施工时间压缩至2小时,钢筋间距误差控制在1mm以内且数值均在合格线内。

刘伟从一名普通工长成长为技术骨干,先后发表论文8篇、工法5项、专利5项。他的成长不仅诠释着匠人精神,更展示大多筑路人破茧的缩影。如今,他将在技术的攻坚道路上续写着“拼闯有为”的闪耀篇章。

供稿:路桥公司

作者:王 博 李 阳

编辑:刘文生

审核:李 敏 贾慧杰

我知道你“在看”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