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突发!又一车企国内整个部门被裁员!

突发!又一车企国内整个部门被裁员!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2025年5月15日,通用汽车旗下高端进口车平台道朗格中国部门

突然宣布裁撤全部200名员工,从销售、售后到运营部门无一幸免。这距离其首家体验中心开业仅过去一个半月,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单家企业困境,更是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转型浪潮中“断臂求生”的缩影。

5月1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通用汽车旗下的高端进口车与生活方式平台道朗格(The Durant Guild)中国部门突然遭遇全员裁撤,涉及员工约 200 人,几乎涵盖整个部门。此次裁员行动毫无预警,补偿方案为“小 N + 3”,即按照员工在道朗格中国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约 3.7 万元的赔偿,再加上三个月的基本工资。其中,3.7 万元是依据上海市辞退赔偿标准的上限确定。

道朗格于 2022 年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销售通用旗下 GMC、雪佛兰、悍马等品牌的进口车型,主推雪佛兰太浩、GMC 育空两款全尺寸大型 SUV,最低售价接近 65 万元。然而,其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透露,2022 年至今,通用进口车销量仅为 517 辆,其中通过道朗格售出的车仅 95 辆。2024 年,道朗格仅卖出 20 辆太浩、16 辆育空。如此羸弱的销售表现,使得道朗格在中国市场的运营难以为继。

通用汽车方面回应称,道朗格是其用于引进标志性产品的高端进口车平台,但进口车销量在通用汽车在华总销量中的占比不到千分之一。由于经济形势显著变化,公司决定对道朗格进口业务进行重组,并相应地优化通用汽车在中国的运营。此次解散道朗格中国部门,是通用汽车在华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近期的关税风波对道朗格的业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对华关税巅峰时期,产自美国通用工厂的雪佛兰太浩,税后价可高达 119.23 万起,远超其国内售价 64.8 万元。虽然目前关税大战已告一段落,但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也促使通用汽车做出解散道朗格中国部门的决定。

道朗格中国给出的裁员补偿方案为“小 N + 3”,即根据员工在公司的服务年限,每满一年给予约 3.7 万元的赔偿,同时再加上三个月的基本工资。这一补偿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怀,也符合上海市的相关规定。此次裁员行动毫无预警,让许多员工感到措手不及。虽然补偿方案相对合理,但对于一些员工来说,突然失去工作仍然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和职业困惑。部分员工表示,他们将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希望通用汽车能够在后续的业务调整中,更好地平衡公司利益与员工权益。

道朗格中国部门的解散,对高端进口车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此次解散道朗格中国部门,是通用汽车在华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通用汽车方面表示,将对道朗格进口业务进行重组,并优化在中国的运营。从行业整体来看,道朗格中国部门的解散也反映了当前汽车市场的一些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汽车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业务布局,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一、道朗格裁员:外资车企在华溃退的冰山一角
  1. 销量惨淡:豪华进口车“水土不服”道朗格主推的雪佛兰太浩、GMC育空等车型,售价高达65万元以上,但2024年销量仅36辆,成立至今累计售出不足百辆。这与国产新能源高端车型(如理想L9、蔚来ET9)月销破万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外资品牌在智能化、本土化上的短板。
  1. 关税与成本压力下的战略收缩美国对华加征25%关税后,道朗格部分车型终端价飙升至119万元,远超消费者预期。通用汽车最终选择“壮士断腕”,将资源聚焦于更具盈利潜力的本土化新能源项目。
  1. 补偿方案争议:“小N+3”背后的合规困境此次裁员补偿按上海社平工资3倍(约3.7万元/年)计算工龄,叠加3个月基本工资。尽管符合法律标准,但员工普遍认为未充分体现外企“人文关怀”,加剧行业人才流失焦虑。
二、国内新能源裁员潮:从“野蛮生长”到“生死淘汰”
  1. 外资品牌:转型迟缓的代价
  • 日产汽车:2024年裁员9000人后,2025年追加至2万人,关闭7家工厂,中国区销量同比暴跌24.56%。
  • 本田、奔驰:前者因新能源车型匮乏裁员优化供应链,后者推迟电动化目标并缩减研发投入。
  1. 自主品牌:头部狂欢与尾部崩塌
  • 胜者通吃:比亚迪、吉利等凭借规模化优势,以“电比油低”战略抢占市场,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50%。
  • 尾部出局: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申请破产,威马、高合等新势力因资金链断裂退出市场,6年内超400家车企消失。
  1. 跨界玩家:从激进扩张到理性收缩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虽以智能化技术切入汽车赛道,但产能爬坡缓慢,部分项目启动人员优化;传统车企孵化的极越汽车因销量低迷直接解散团队。
三、裁员潮背后的四大产业逻辑

技术革命颠覆人力结构赛力斯、深蓝等工厂自动化率超98%,AI算法替代30%的销售、行政岗位,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价格战倒逼成本管控特斯拉、比亚迪发起的“10万元级电车”价格战,迫使车企将单车毛利率压至5%以下,人力成本成为首要优化对象。

资本退潮与资源再分配2024年全球新能源投资额同比下降40%,企业从“烧钱换市场”转向“盈利优先”,研发资金向固态电池、AI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倾斜。

政策与地缘风险叠加欧盟碳关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限制供应链全球化布局,车企被迫通过裁员缩减海外业务,聚焦本土化生产。

四、未来展望:阵痛后的产业新格局

人才流向重构传统车企工程师转向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自主品牌,外资研发中心加速向中国迁移,自动驾驶算法人才薪资涨幅超30%。

商业模式创新蔚来“BaaS换电”、理想“订阅式服务”等新模式崛起,推动车企从“制造导向”转型“服务导向”,创造新就业机会。

全球化2.0时代中国车企在东南亚、欧洲建厂,输出技术与管理标准,带动本土化就业,但海外政治风险仍需警惕。

裁员不是终点,而是产业重生的起点

从道朗格的溃退,到日产、哪吒的收缩,这场裁员潮本质上是一场**“技术革命”与“市场规律”的双向筛选**。当电动化、智能化成为不可逆的产业洪流,唯有拥抱变革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正如马斯克所言:“裁员是为了活着到达未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4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