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中国中铁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产业帮扶为墨,在广袤乡村土地上书写着“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助力振兴”的动人篇章。从智能农机破解丘陵农耕难题,到铁军鏖战风沙重塑良田;从高山梯田焕发新生机,到冷链技术锁鲜助农增收,中国中铁以“硬核”科技和产业创新,托起乡村振兴的“粮”辰美景。
富顺高标准农田运营示范区鸟瞰图
富顺县:数智农机解锁稳产密码
在四川富顺县,由中铁科研院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智能科技正悄然改变传统农耕模式,依托“智能育秧+丘陵插秧”创新体系助力农业生产效率跃升。通过恒温恒湿智能育秧工厂的精准调控,使秧苗成活率突破98%,为丘陵机械化插秧提供优质种源保障,构建起全年稳产高产的科技支撑闭环。
智能育秧工厂秧苗长势良好
秧苗移栽前的田间管护
针对丘陵地形,中铁科研院定制的小型驾驶插秧机,日均作业150亩,较人工效率提升12倍,攻克坡坎插秧难题。当前,春耕插秧已近尾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正实时调控水肥,预计亩产突破1200斤。中国中铁以科技之力,让传统农耕插上“智慧翅膀”,为粮食稳产注入强劲动能。
插秧机开展作业
秧苗移栽后早期除草防护
桂东县:梯田复绿激活特色产业
湖南桂东县的高山梯田上,中国中铁援建的“冷水稻米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
高山稻田抢抓施工作业
项目团队采用机械化作业与生态护田技术,挖掘机与旋耕机日均翻耕120亩,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倍。科学除草与水土保持措施同步实施,保障千亩梯田高效利用。通过引进现代化种植管理模式,使千亩梯田焕发新生,昔日的“冷水稻”正转型为特色“热产业”,带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双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桂东县高山稻田鸟瞰图
汝城县:智慧冷链破局“鲜果出山”
在湖南汝城县,中国中铁援建湖南汝城县沙洲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现场机械轰鸣,10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10余台机械协同作业,机械轰鸣声与指挥哨声交织,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奠基仪式
项目投产后,可解决7万亩鲜果仓储分拣难题,降低损耗超30%,惠及88个农业合作社、2万余户果农。智慧冷链技术的突破,不仅打通了“鲜果出山”最后一公里,更让农民摆脱“丰产不丰收”的担忧,为特色水果产业升级注入“鲜”动力,推动果业从传统粗放向现代集约转型。
冷链物流中心主体成型
保德县:高标准农田筑基“黄土粮仓”
山西保德县,中国中铁以高标准农田援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铁一局项目团队直面西北风沙挑战,采用“三阶段错峰施工”,率先完成11个自然村农田整治,按时移交村民使用。团队以“保质量、抢农时”为铁律,推进2.1万亩农田建设,构建“田成方、路能通、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图景,筑牢现代农业基础,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给予坚实支撑,让保德县的“黄土粮仓”愈发稳固。
保德项目挖机正开展田块平整作业
保德高标准农田成型鸟瞰图
中国中铁以科技为犁、产业为种,通过智能农机突破、冷链物流贯通、梯田生态复垦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多维赋能乡村振兴。未来,中国中铁将持续深耕创新,以科技产业双轮驱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共绘“粮”辰美景,谱写产业振兴新篇章。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刘蕴珂(八局)
内容来源丨股份公司人力部、中铁科研院及中国中铁定点帮扶各单位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