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智造长江新地标!汉南长江大桥背后的科技与匠心密码

智造长江新地标!汉南长江大桥背后的科技与匠心密码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初夏的武汉汉南江岸

机械轰鸣声与长江波涛声交织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

汉南长江大桥正在加速建设中

自2024年大桥开建以来

项目部建设者以创建“百年品质工程”为使命

依托科技创新与精细管理

在复杂地质条件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中

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打造新时代桥梁建设的样板工程

中铁大桥局建设者们

正在用智慧和汗水

在长江之畔

书写长江桥梁史上的新篇章

创新工艺:破解“千层地层”难题‌

汉南长江大桥全长2.894公里

为主跨1600米的

双塔单跨钢箱加劲梁悬索桥

这是武汉市的第13座长江大桥

站在施工栈桥上远眺

万吨级沉井如钢铁巨兽稳坐江畔

施工过程中

面对沉井区域土层软硬不均的“千层地层”

项目团队创新采用

“砂桩加固+砂石换填”复合工艺

密布的砂桩如“根系”般扎入地层

高强度砂石料层层压实

形成刚柔并济的复合地基体系

项目总工程师形容:

“这就像为地基穿上量身定制的‘铠甲’

既增强承载力

又化解不均匀沉降风险。”

施工中,项目部引入智能监测系统

实时反馈地基处理效果

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可控

毫米级精度:筑牢大堤“生命线”

“大堤安全容不得分毫差池。”

在毗邻长江大堤的关键区域

宝峨BC40双轮铣槽机

正以“外科手术级”精度雕琢

地下防渗屏障

只见铣轮切削岩土的低沉轰鸣中

机载测斜装置持续校准作业轨迹

动态监测系统

将成槽垂直度控制在行业顶尖水平

这道深入地下数十米的环形防渗墙

如同大堤的“隐形护盾”

既阻断渗流路径

又将施工扰动降至最低

技术团队创新采用特殊接头工艺

确保墙体无缝衔接

为保障大堤安全加上“双保险”

装配革命:高空作业“脚踏实地”

烈日下,巨型吊机轻舒铁臂

数百吨的预制钢筋部品

如积木般精准嵌入沉井结构

过去工人需在数十米高空穿梭作业

现在通过地面预拼装、整体吊装

高空作业量减少8成

井孔内模整体提升系统

实现模板“空中组装”

配合智能预警装置

让高危作业转型为

“地面操控、空中拼装”的工业化流程

而在滩地桥墩施工现场

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

装配式施工现场

一体化模板与装配化平台相得益彰

诠释着现代工程的本质安全追求

智慧中枢:数字孪生赋能全程管控

走进项目智能建造指挥中心

巨型屏幕上跳动的BIM模型

正与实体工程同步“生长”

通过部署智能传感网络

沉井施工中的端阻力、侧阻力

等关键参数实现秒级采集

智能决策系统如同“超级大脑”

实时解析海量数据

自动预警潜在风险

从无人机巡检到AI隐患识别

从结构力学仿真到工艺参数优化

数字化管控已渗透到每个施工细胞

在混凝土智能浇筑与养护

塔吊群协同作业等施工场景中

智能建造指挥中心

这个“超级大脑”也发挥着

监控、调配等作用

从沉井到钻孔桩

从栈桥到主塔

从钢筋加工车间到混凝土浇筑现场

数字科技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暮色中

施工现场依旧繁忙

大桥建设者的身影

与钢铁巨构融为一体

大桥的每一组钢筋绑扎

每一方混凝土浇筑

每一天的成长变化

都凝结着大桥建设者

对“百年品质”的极致追求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周 芮 何 敏

文字|袁 烜

图片|汉南桥项目部

支持单位|汉南桥项目部 七公司

【相关推荐】

合龙+架梁完成!滨州黄河大桥和荆荆铁路迎来节点

喜报!两个大桥青年集体分别荣获湖北省、中国中铁青年五四奖章

创造 质量 品牌——中国中铁发布新时代企业核心价值观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