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重磅!2024年中国上市房企董事会TOP30揭晓

重磅!2024年中国上市房企董事会TOP30揭晓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图片

治理革新成突围关键。

中房报记者 苗野 付珊珊丨北京报道

董事会已成为衡量企业韧性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强弱表现已通过企业发展一一体现。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之际,近日,中国房地产报基于2024年已经发布年报的A股和H股上市房企候选池,根据企业整体经营表现、应对风险能力、董事会构成质量与多样性及未来发展潜能,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市值增长率、营收增长率、董事会构成质量与多样性等核心维度进行科学测算,研究推出了“2024年度中国上市房企最佳董事会TOP30”榜单。

从各项数据指标来看,2024年房企董事会表现呈现“强者恒强”特征,在“2024年度中国上市房企最佳董事会TOP30”榜单中,央企、国企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持续主导行业格局,占比超七成。榜单最终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满分基准为1。数据显示,2024年房企董事会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76,较2023年略有下滑,反映了房地产行业仍在深度调整中寻找平衡。

治理革新成突围关键。在“2024年度中国上市房企最佳董事会TOP30”榜单中,董事会综合指数在0.9以上的有3家房企,比2023年少了3家,华润置地、中海、保利发展凭借稳健的财务表现与治理结构优化拿下前三甲。

综合来看,华润置地虽市值缩水17.7%,但营收逆势增长11%,为TOP3中唯一正增长企业,也是TOP30房企中营收增速第三的企业,其董事会规模最大,独董占比41.7%,治理透明度较高,稳居第一位置。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紧随其后,位列二三名。中海凭借财务自律与战略聚焦,在行业下行期展现韧性。保利发展当前表现凸显“大而不强”,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战略调整,同时加强成本控制和债务管理,仍有望逆势突围。

在榜单前10排名中,只有龙湖和融创2家民营房企入围。融创市值增幅显著拉高了评分,但总市值仍然较低,主要依赖债务重组和资产处置等非经营性因素,而非内生增长驱动。营收和ROE的负增长也说明这种增长不可持续,需加速资产盘活与债务重组。

龙湖整体呈现“治理稳健、盈利尚可、增长乏力”的特征,其ROE为6.64%,虽低于头部企业,但优于多数负ROE房企,董事会结构较均衡,独董占比44.4%,女性董事占比22.2%。但龙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市值缩水和营业收入下滑的现象。

这是行业调整期的共性,在这一季榜单中,超半数企业市值负增长,80%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说明房地产行业整体面临需求收缩压力。

上榜企业中千亿元市值房企只剩6家,碧桂园、万科在TOP30房企中市值跌幅最大,成为其减分项,反映了市场对企业资产价值与增长潜力存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金茂、陆家嘴的市值逆势增长,排名均有所上升,分别位居第8和第11,且陆家嘴是TOP30房企营收增长最高的企业。

建发国际整体表现出“稳增长、弱市值”特征。ROE达13.53%,排名TOP30企业中最高。营收虽增长6.36%,但增速低于头部企业,市值受行业下行拖累缩水14.66%,也从侧面反映市场对其未来增长前景的担忧,综合排名下降了5名。

综合指数在0.8以上的有8家房企;处在综合指数0.6~0.8的房企大多因截至2024年年末ROE的负值表现、市值和营收大幅减少30%左右拉低了董事会综合指数。

过去一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深度调整中迎来关键转折,透过榜单可以看出,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与治理能力稳居前列,部分中小房企通过差异化战略实现局部突破,但行业整体仍面临盈利与增长挑战。

变革还在持续,当行业加速从“规模驱动”转向“治理与产品力竞争”时代,房企董事会也从“救火队”转向“导航仪”,无论是华润置地、中海等国企、央企的治理韧性,还是绿城、金地等混改探索,均印证了一个逻辑:在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期,谁能通过董事会革新凝聚共识、平衡多元利益,谁就能在不确定性中捕获确定性。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