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有了!水泵的开停数据直接在平台上显示了!”日前,在办公室里开展远程监察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辽宁局监察执法四处一位监察员兴奋地说。
去年,监察执法四处辖区一煤矿发生一起异常涌水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大额财产损失,但仍让该处监察员心有余悸。
今年,这处煤矿决定实施智能化改造。对此,监察执法四处监察员结合该矿重大风险和灾害特点,建议其针对性升级水文监测系统。但因系统厂家和第三方数据平台联网协议及数据端口存在问题,许多重要数据无法同步实时上传分析。
监察执法四处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监察员组织该矿、系统厂家和第三方数据平台相关人员建立微信群进行线上协调。经过沟通,这3家单位各司其职,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决了协议和端口不匹配的“卡脖子”问题,实现数据共享、同步上传。
这只是监察执法四处推动辖区煤矿加快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监察执法四处聚焦智能化装备推广、数据融合应用、人才梯队建设等,创新实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一矿一策”助推机制,让老矿萌发智慧“新芽”。辽宁省第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第一座智能化选煤厂、第一套5G+防治水动态监测系统、第一部AI人脸识别智能安检闸机、第一台智能化定向钻机、第一台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均在监察执法四处辖区煤矿落地。
针对辖区煤矿开采时间长、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瓦斯灾害重、治理难度大的特点,监察执法四处率先推动辖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升级地面瓦斯泵站远程集控系统。
笔者来到监察执法四处辖区一煤矿调度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井下9条抽采管路的负压、浓度、流量等数据。
“过去,我们需要派人24小时盯着,有时候大半夜还需要打电话安排人到现场调节阀门。现在,我们通过操控平台就可以远程调节阀门,不仅方便,而且还不用人在泵房内爬上爬下拧阀门,倒泵和瓦斯抽采效率都大幅提升,特殊岗位作业更安全了。”该矿通风工作负责人介绍。
在该矿,操作员轻触控制屏,采煤机、液压支架、运输机等设备联动运转,乌金如流水般涌入运输皮带,只有19人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日产原煤8000吨。(申晨)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