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内蒙古:70%的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内蒙古:70%的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消息,截至目前,内蒙古70%的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数量、产能分别达到209处、10.87亿吨/年,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81个,煤矿生产向高效、安全、绿色方向持续迈进。

煤炭企业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主力军,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生产深度融合。

国能准能集团依托数字化采矿设计软件、远程操控钻机等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了智能穿爆,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建立了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填补了选煤行业空白。下一步,该集团将全面推行无人作业模式,打通智能爆破、智能采剥、无人驾驶、智能辅助等工艺链,建立完整的智能化露天煤矿生产作业体系。

大唐集团龙王沟煤矿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工作,建成了智能综放、智能掘进等十大类98个智能化子系统,主要机电硐室实现无人值守,主要生产经营环节实现减人提效,主要危重作业实现机器替代,劳动定员减少了56%,产能大幅增加50%。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自2019年以来实施了276项智能化建设项目,总投资达8.6亿元,覆盖多个生产环节和工作场景,百余台无人驾驶宽体矿卡实现24小时常态化运行,40座变配电站实现无人值守,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从“人控”到“数控”升级,从“自动”到“智能”提速,内蒙古正快速抢占煤炭行业“智”高点。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70%的在产煤矿完成了智能化建设,产能占到88%,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位。28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高效运行,44处露天煤矿积极开展无人驾驶试验,370台无人驾驶车辆驰骋在矿场。

下一步,内蒙古将进一步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并部署四大任务:明确建设目标,推动智能化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加快提档升级,要求2025年底前,I类井工煤矿和服务年限超10年的大型露天煤矿完成智能化提档升级;创新建设模式,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和企业的模式;强化研发运用,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联合攻关。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