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33岁的火车司机,向世界分享中国铁路故事!

33岁的火车司机,向世界分享中国铁路故事!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2024年4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深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为铁路发展指明方向。一年来,铁路立足行业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总书记牵挂的巴蜀大地锚定目标、步履不停——兴隆场编组站完成扩能改造、第10万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开出、重庆首发图定中亚班列……内陆山地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今年4月2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重庆举行。6位来自重庆市不同行业的普通党员和基层民众代表逐一上台分享奋斗故事。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机车司机吕嗣湘作为唯一的铁路职工代表,以《接续传承的开放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X8733次,兴隆场五场7道出发信号好了,唐家沱方向开车,司机明白。”4月25日,在不到3平方米的驾驶室,吕嗣湘熟练地操纵各种按键,做好发车前各项准备。

6个小时后,该趟列车将由湖南、广西等地的司机进行接力运输,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将这些货物运送出海,直通全球。

今年是吕嗣湘参加工作的第12个年头,他已值乘2000多趟列车,运行里程超80万公里。从学员到副司机、司机再到指导司机,吕嗣湘一步一个脚印,在岗位上不断成长。而他的职业生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货运大动脉紧密相连。

2017年5月,“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开通,后来正式更名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吕嗣湘亲身见证其不断发展的全过程。“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越变越‘宽’了。”吕嗣湘感慨道。

2020年12月,渝怀铁路增建二线全线正式贯通,从单线到双线运行,列车等待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零停留”,日均开行班列显著增多。

“以前单线运行时,经常要在中间站避让客车,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而如今上下通行的列车各行其道,日均开行列车从原来的20余对提升至如今的30余对,日均开行率提高了近30%,机车司机们回家休息的时间更充裕了。”吕嗣湘回忆道。

除了线路运行效率提升之外,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的货物种类也日益丰富。“作为一名火车司机,以前拉的货物多是煤炭、钢材等原材料,现在医疗仪器、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越来越常见,班列还给重庆市民带来了许多洋货,比如印度的辣椒、阿根廷的牛肉、泰国的榴莲。”说到这儿,吕嗣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在兴隆场站,一场“分钟级革命”悄然推进。地面试风装置替代人工检测,电子系统实现编组信息“秒达”,“一分钟发车”机制破解滞留难题。通过优化调度算法、整合信号资源,列车在完成编组后能迅速找到发车空隙,避免因等待而导致超时复检。这些变革让班列日均开行效率大幅提升,机车牵引时速可达120公里,真正实现“多拉快跑”。

重庆机务段兴隆场北运用车间指导司机李峰对技术革新感触颇深:“以前列车制动缓解试验要半小时,现在10分钟搞定!”技术的跃升释放了运力,也改变了铁路人的工作方式。

2025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新通道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规模创历史新高。

线路的通畅,促使这支年轻的“钢铁驼队”更加壮大,特别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之后,重庆机务段管内机车司机已增至3000余人,并且人员结构逐渐趋于年轻化,平均年龄基本在33岁左右。

吕嗣湘和谢嗣航都是中欧班列首发司机江彤的徒弟。“开火车,是件很辛苦、单调的事情,责任心最重要。”28岁的谢嗣航牢记师父的叮嘱:“虽是货车,也要跑出客车的平稳。”如今,他驾驶着中欧班列载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驶向远方……

2024年9月20日,江彤值守完最后一班岗,在退休仪式上对徒弟们说:“希望重庆机务段的年轻人把‘钢铁驼队’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大家牢记师父的教诲,接过师父的接力棒,以满怀热情和高度责任心,驾驶着重庆的“开放列车”跑得更快更好。

重庆兴隆场编组站风笛声此起彼伏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的

钢铁长龙蓄势待发

机车司机们

驾驶着满载货物的列车开往远方

见证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策划:王蕾 赵熳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赵熳 刘晓

图片/视频:卢波 李涛 李欣 芶菱悦 任巧珍

编辑:赵熳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