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中国中冶工作会精神
展示“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优势
加快推动中国中冶再转型再升级
我们策划推出“共铸辉煌•中冶名片”专题
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各子企业特色产业
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冶名片”
有效提升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为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为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全力以赴实现“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
焦化是冶金、化工行业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国炼焦产能位居世界第一,但长期以来,我国炼焦技术和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大型焦炉产能比重小、产业集中度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尤其是环保问题突出,使得我国焦化行业总体上仍是容易造成环境恶化的重点行业之一。
铺石以开大道,筚路以启山林。2004年起,作为我国焦化工程技术的领跑者,中冶焦耐从行业长远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奋勉攻关,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大型化、高效率,尤其是以清洁生产为特征的清洁高效炼焦技术,有效推进了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和高质量发展,使焦化行业煤资源消耗、能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余年来,清洁高效炼焦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国内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在宝武、鞍钢等国内95%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和住友金属等国际大型钢铁企业中得到应用。凭借该技术成果,中冶焦耐设计并建成了中国67%,全球60%以上新增焦化产能,并将中国技术输出到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巴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在国际焦化市场树立了强劲的中国品牌形象。
2019年,清洁高效炼焦技术凭借对整个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首钢京唐焦化工程全景
科研立项
产学研深度融合攻关全新技术
2004年,为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家环保部着手组织业内专家制定新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染物排放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但因焦炉氮氧化物产生机理复杂、难于治理,当时国内尚无满足新建焦炉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适用技术,导致该标准自2005年草定以来一直无法得到业内的认同,虽反复论证也一直未能发布。
焦炉的寿命在25年以上,在建成投产后的几十年内其工艺和装备水平很难有根本性的提高。焦化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的根本途径,就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技术,并尽快应用于更新改造的焦化建设项目,使焦化工业实现高效清洁生产。
如何提高我国焦化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以大型化、高效率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行业更新换代技术,实现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对焦化行业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成为了中国焦化行业的历史性课题。
中冶焦耐根据几十年来积累的设计和生产经验,同时考量我国耐材制造和焦化装备的发展水平,并结合设计风险评估,经过多轮方案论证,最终确定了“开发7米大容积顶装焦炉”的前瞻性课题。
2008年,中冶焦耐牵头,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和鞍钢,以“超大容积顶装焦炉技术与装备开发”为题,正式向科技部申请设立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2009年12月,经过严格审批,该项目正式获得批准!
一时间,四面八方,专家齐聚,研发工作旋即展开!鞍山、大连、北京,设计院、高校、生产企业,以中冶焦耐作为工程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善于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机构深入探索焦炉加热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深层次机理,依托国内焦化龙头企业的生产实践,形成了“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团队,为项目的最终成功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效益显著
技术成果遍地开花
2010年7月12日,作为863项目的依托工程,中冶焦耐与鞍钢正式签订“鞍钢股份四期焦炉改造工程总承包合同”。两座焦炉分别于2012年4月7日和5月7日先后投产,各项生产指标满足设计要求,且全部符合项目研发考核指标要求。 2013年5月,863项目成果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
国家863项目依托工程——鞍钢四期焦化总承包项目
与传统技术相比,项目研发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以鞍钢四期2座7米焦炉为例,年产焦炭152万吨,焦炭销售额可达数十亿元;因炼焦耗热量降低,每年节省燃料成本328万元;因焦炭质量改善、对炼铁产生的延伸效益每年增收2300万元。
在该研发成果的引领下,我国大型焦炉占比提升了25个百分点,平均每家焦化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了2.5倍;每年节约优质炼焦煤560万吨;节约焦炉加热用煤气,合23.4万吨标准煤;每年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6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00吨。
砥砺十年,一朝生动。此后,宝钢、鞍钢、河钢、马来西亚关丹……国内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2019年,由中冶焦耐以第一完成单位牵头组织申报的“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实现了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和中国冶建行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为实现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大动力。
深耕不辍
技术迭代改善升级
尽管已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至高殊荣,但中冶焦耐矢志奋斗的脚步并未停歇。公司利用863项目的课题成果,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和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7米顶装焦炉、6.25米捣固焦炉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技术攻关,快速开发出7.65米顶装焦炉和6.78米捣固焦炉,并在首钢京唐、纵横钢铁、山西美锦、新泰正大、山西阳光等工程项目上顺利应用,成功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迭代升级。
2021年5月12日,中冶焦耐总承包的山西美锦焦化工程2号焦炉成功投产,该焦炉为中冶焦耐自主研发的目前国内单孔碳化室最高的7.65米顶装焦炉,是中冶焦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更新换代产品,具有大型化、智能化、同时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绿色化等特点,7.65米顶装焦炉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代表着国内焦化技术的重大进步。
山西美锦7.65米顶装焦炉
2021年12月,由中冶焦耐设计的山西阳光369万吨/年6.78米捣固焦化项目4号焦炉成功投产。这是中冶焦耐在自主研发的世界上第一座6.78米捣固焦炉建成投产后,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持续优化创新的新一代6.78米捣固焦炉。它在继承第一代6.78米捣固焦炉优点的基础上,在焦炉本体结构、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将有更出色的表现。该焦炉具有原料煤适应性广、低碳环保、节能高效、智能化水平高、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等优势,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显著,对于推动焦化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山西阳光6.78米捣固焦炉
春山衔晓月,鸿鹄振青旻。未来,中冶焦耐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紧抓技术研发和成果落地两个关键环节,不断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以“打造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工程公司”为核心功能,为推动国家钢铁焦化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202594181
来源丨中冶焦耐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363期
5632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