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这个产业将是今后混凝土行业困境突围的重要方向!

这个产业将是今后混凝土行业困境突围的重要方向!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并重点推进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该方案强调,要加快构建"源头减量—高效回收—高值利用"的废弃资源再生体系,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已有120余个城市启动废弃资源再生体系建设,规划实施资源化利用项目超3500个,总投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其中,15个省份已出台省级废弃资源再生发展规划,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然而,当前我国废弃资源再生仍面临严峻挑战:工业固废年产生量超30亿吨,建筑垃圾年排放量约20亿吨,历史堆存量高达600亿—700亿吨。尽管国家设定了"十四五"末60%的综合利用率目标,但目前大宗固废整体利用率仍不足60%,提升空间巨大。

在此背景下,废弃资源再生循环经济成为破解固废治理难题的关键路径。这一理念强调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推动废弃物从"低效填埋"向"高效再生转变,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循环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现代废弃资源再生更注重:

高值化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如再生骨料、绿色建材等;

产业协同打通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固废循环链条;

低碳化发展通过固废替代天然资源,降低碳排放。

混凝土行业:废弃资源再生的核心载体作为固废消纳的主力军,混凝土行业在废弃资源再生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核心贡献体现在:

1.规模化消纳能力:2023年,全国混凝土行业累计消纳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固废近10亿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使用量超3亿吨;

2.低碳化转型: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2010年降低30%,减少碳排放约1.5亿吨/年;

3.技术创新驱动:固废基胶凝材料、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等突破,推动行业向"低能耗、高消纳"方向发展。

行业变革需要系统性思维突破。即将于2025年5月27-29日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将聚焦三大转型方向:

绿色低碳与废弃资源循环再生

数字化赋能和科技创新

质量追溯和行业自律共建

本次大会将为行业提供技术交流与战略合作的高端平台,助力企业在绿色转型浪潮中把握先机

参会即布局未来,创新方能引领行业变革!(更多大会详情,点击下图查阅)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