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金的“范式转变”与货币体系重构 Egon von Greyerz认为,黄金正经历历史性的价值重估,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全球货币体系的根本性危机。
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法币(美元、欧元等)已贬值99%,剩余1%的贬值路径意味着法币体系将走向归零。
当前,巴塞尔III条款将黄金纳入银行一级资本,赋予黄金与国债同等的信用地位,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货币属性。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正加速“去美元化”,金砖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等)将外汇储备从美债转向黄金,推动黄金需求结构性增长。 二、黄金的长期逻辑:供需失衡与价值重估 1. 供需矛盾加剧: ◦ 需求端:全球央行连续15年增持黄金,2024年购金量达333吨(四季度数据),创历史新高。金砖国家推动的储备多元化,叠加地缘冲突(如印巴局势、中东紧张)引发的避险需求,使黄金成为“终极保险资产”。 ◦ 供应端:全球金矿产量停滞(年约3000吨),新矿项目因ESG限制和成本上升难以扩产,实物黄金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 美元信用崩塌的连锁反应: ◦ 美国债务规模突破100万亿美元,依赖“借新还旧”的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继,美元实际购买力持续缩水。黄金作为“非信用资产”,成为对冲法币贬值的核心工具。 ◦ 道金比率(道指/金价)从40降至11,Egon预测该比率将跌至0.5-1,意味着黄金价格可能达到5万美元/盎司(以道指5000点计)。 三、白银的补涨机会与投资策略
Egon指出,白银因工业属性(新能源、AI算力需求)和货币属性的双重驱动,上涨潜力可能超越黄金。他建议资产配置中黄金占75%、白银占25%,以平衡波动风险。当前白银库存持续下降(如COMEX库存激增后转出口至亚洲),供需缺口扩大或推动价格加速上行。 四、风险与操作建议 • 短期风险:技术面超买(日线RSI达75)可能引发回调,但Egon强调回调空间有限,因央行购金和机构增配(当前持仓不足1%)形成托底支撑。 • 长期策略: ◦ 实物黄金:优先选择金条而非首饰,避免加工费损耗。 ◦ 配置时机:当前黄金仍处“范式转变”初期,建议逢低布局并长期持有(5-15年周期)。 五、历史镜鉴与市场误判 Egon批评主流市场忽视历史规律:自1971年以来,黄金涨幅达78倍,远超标普500指数(572%),但其占全球金融资产比例仍不足1%,表明黄金仍被严重低估。他警示,泡沫资产(股市、房地产)的崩溃将加速资金涌入贵金属,黄金的“价值重估”远未结束。 结语 Egon von Greyerz的核心结论是:黄金并非短期投机标的,而是货币体系崩溃下的生存必需品。在美元霸权终结、全球债务危机深化的背景下,黄金与白银的“货币属性回归”将成为未来十年的核心主题。投资者需超越短期波动,以历史视角看待这一“千年级财富重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