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 3223 期 · 10746 篇
敢在传统生产组织形式上“开刀”
——宝武资源梅山矿业回采分厂副厂长兼出矿作业长钟裔禄
宝武资源梅山矿业回采分厂作为原矿生产的龙头,承担着90%以上的原矿产量任务。每天要完成1550车原矿供给,并保证原矿品位达标,作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兼出矿作业区作业长,钟裔禄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精准”作业时间,早班效率翻番
回采出矿生产为“三班倒”作业,早班除出矿外,还有清理现场、配合垫矿等临时任务,加之爆破和检修的交叉作业,导致有效出矿作业时间短、效率低,无法满足运矿需求。多年来形成的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在员工心里也产生了“出矿任务重心在中夜班,早班能出多少出多少”的思维定势。面对“双拉满”的工作要求,单单依靠中夜班的运行能力远远不够。钟裔禄深入现场,对每班次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努力寻求产能提升的突破点。
以前,早班出矿工9:15进场,爆破工10:30进场。为了确保爆破作业安全,必须停止出矿作业。如此一来,早班出矿的有效作业时间仅有1小时15分钟。如何减少早班交织作业,增加有效出矿时长呢?钟裔禄经过现场调研后发现,早上7点夜班作业任务结束,到早班出矿人员到岗,这中间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差。如果将早班出矿进场时间从9:15提前至7:30,就能够确保有效作业时长至少2.5小时。经过与上下游分厂的沟通协调,这一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巧用“时间差”,调整作业时间,早班出矿能多干1.5小时,原矿生产效率实现翻番,平均出矿车数由98车/班增加到了245车/班。
“精细”品位控制,创无次品产线
追求产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质量,原矿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所有工序的稳定运行。
钟裔禄每天核准校验轨道衡数据,通过采区各溜井的实时品位,调整迎头配矿比例。每周随机取样,拍照上传工作群,带动员工进行目测品位和实际化验品位的对比,提升出矿人员的目测品位能力。针对铲装水平不高、爆破后锚杆锚网等杂物增多导致溜井卡堵的问题,他牵头制定“回采分厂大块、杂物下溜井管理办法”,明确管控措施和奖惩标准,提高溜井稳定率。
通过跟班观察,钟裔禄发现出矿第5-15车时混入杂物最多。为此,他总结出了“一铲两翻三捡”控制杂物的出矿操作法,在出第5-15车矿时,每一铲矿需倒在底板上翻动两次、捡拾杂物三次。这一方法应用后,有效减少了杂物下溜井,为下道工序创造了良好的作业条件。2024年1-12月,下溜井大块率由4.70块/万吨降低至3.47块/万吨,降幅26.17%;下溜井杂物率由34.75件/万吨降低至23.24件/万吨,降幅33.12%。
“精准”“精细”同发力,钟裔禄勇克技术难关、优化生产组织,对标一流精细管理,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做着积极的努力。
编辑:老憨
图片:各单位提供
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