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北车辆段轮轴车间里
高度智能化的检修画面十分壮观
快一起去看看吧!
宽敞整洁的车间内
智能设备高度配合
机械臂有序运转
仅用180秒就能完成一条轮对的加工
充分展示了
科技赋能铁路检修领域的最新成果
作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
铁路客货车轮对生产加工基地
成都北车辆段肩负着
川渝黔“两省一市”铁路轮对的
生产和检修任务
智能化改造成果
近年来
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持续推进
轮轴车间生产效率大幅跃升
轮对压装合格率由90%提高至99.8%
2024年全年加工轮对2万余条
产量同比增长49.8%
劳动效率大幅提升
智能化设备的协调配合
贯穿了轮对加工的整个过程
让我们一起看看!
1.轮对组装环节
在轮对组装环节
需完成轮饼与轮轴的精准组装
自动运输系统
可精准输送轮饼至车轮车床
轮饼经过高效自动化打磨后
即可与轮轴精准组装
职工们仅需粘贴条形码
通过手持扫描设备轻轻一扫
轮对信息便同步上传至智能管理系统
实现自动识别与精准匹配
组装效率大幅提高
2.轴承压装环节
轴承压装环节
需将轴承与轮对进行组装
智能压装系统
实时自动调节压力与位置
全程精准监控每一道工序
确保每条轮对的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经智能化改造后
轮对日产量由55对跃升至100对
产能提升了82%
经过轴承磨合检测合格后
轮对由智能运输小车
自动转运至智能存储区域
3.智能存储环节
在智能存储区
智能存储系统与堆垛机密切配合
精准存取轮轴并实现自动选配
每条轮对的选配转运时间
由过去的15分钟压缩到3分钟以内
仓库存储容量达520余对
极大提高了存储效率
当新的轮对入库时
收入监测机会将尺寸数据
传给智能存放库
当需要取出轮对时
智能存放库又会根据需求
自动选配出合适尺寸的轮轴
不再依靠手工测量和选配
大大提升了选配效率
轮轴车间职工 施冰洋
“我刚进车间那会儿,压装靠的是眼力、手劲儿和经验。每天得压装上百套轴承,光搬轴承都需要使好大的劲儿。现在设备一键操作,数据智能识别,既省时省力,又非常精准,太方便了!”
轮轴车间职工 汤颖
“现在我们只需将所需车轮的数据输入智能存储区的电脑,机械手就能精准地挑选出最合适的车轮送到我们面前,无需再人工挑选,实现了从‘人找轮’到‘数据找轮’的智能化跨越。”
科技不仅变革了生产模式
更深刻影响了铁路职工的工作理念
从过去依靠劳动强度换取效率
到如今运用科技智慧提升精度
职工们积极主动学习
新技术、新方法
不断优化生产流程
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胡志强 蒋利萍 杜海涛 宋立炜 王荣
视频:宋立炜 谭雨薇
编辑:赵熳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