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聚力队组】南岭煤业探放水队:科技领航,筑牢矿山 “水防线”

【聚力队组】南岭煤业探放水队:科技领航,筑牢矿山 “水防线”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探放水队会议室

队组简介

Team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南岭煤业探放水队主要负责全矿采掘开工作面煤岩层走向、构造分布、探放水等钻探任务。

团队构成:15名在册员工,含5名管理人员、3名班组长、7名探放水工,均持有效探放水证件。

安全理念:践行“1+6”安全生产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落实“探防堵疏排截监”措施。

安全宣言:坚守底线、不碰红线、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荣誉

Honor

2023、2024连续两年荣获西山煤电“优秀探放水队”

2021—2023连续三年荣获南岭煤业“先进集体”

南岭煤业2021年度“优秀六型班组”

创新引领

Innovate

可控冲击波高效预裂技术

奖项:获中国技协煤炭专业2024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年8月获山西焦煤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7月获西山煤电科技进步一等奖。

应用:在煤矿综采工作面的陷落柱影响范围内,若存在硬岩区域,提前对岩石破碎是保障生产效率的关键。当前常用的水力压裂、炸药爆破、二氧化碳相变预裂等方法,暴露出效果欠佳、安全风险高、装药困难、预裂不均匀等诸多问题,难以契合高效生产需求。

2022年,南岭煤业5207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该队通过提前钻孔,判断出前方存在陷落柱。随后,该队依据工作面岩石的物理特性,采用可控冲击波高效预裂技术,成功实现陷落柱影响区域的大面积、均匀预裂。自5月27日揭露陷落柱起,到6月6日,基本完成冲击预裂作业区域的回采工作,整个过程历时11天。在此期间,工作面每日退采进度达3至5米,相较于未进行预裂的情况,效率显著提升。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有力地保障工作面的高效回采,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以及稳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效益:投入资金65万元,创造经济效益958.2万元。

全液压坑道钻机新型夹持器

奖项:获中国技协煤炭专业2023年度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应用:全液压钻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骨架油封易损、碟簧变形断裂、钻杆夹持不牢等问题,导致材料消耗大、工作效率低。该队通过采用新型夹持器,在钻杆外径严重磨损的情况下,仍能可靠夹紧钻杆。

效果:延长钻杆使用寿命,降低钻孔成本;减少碟簧、卡瓦等易损件损耗;实现磨损钻杆的重复利用;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提升作业效率;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定向钻机井上、井下信息实时交互系统

奖项:2024年7月获西山煤电科技进步三等奖。

应用:此前,依赖U盘拷贝、手工记录和升井后誊写等方式,传输定向钻机数据,效率低且易出错。通过实时交互系统,实现井下数据即时上传。

效果:地面可实时监控钻孔轨迹与施工进度,精准指导井下作业,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橡胶囊袋封控工艺

应用:在超前钻探与探放水作业中,隐蔽水患及上组煤层积水对人员和设备构成安全威胁。该队在传统套管基础上创新性加装橡胶囊袋,开发出新型封孔工艺。

效果:现场操作简便、封孔迅速,囊袋可重复利用,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封孔质量显著提高,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生产管理

Production

钻孔:引进“一钻一视频”制度,实现钻探信息化、可视化、全覆盖,规范视频台账,构建矿、区、队三级验收机制。

封孔:由水泥注浆工艺改进为注浆泵、囊袋结合工艺,提升封孔质量与速度。应用流量表、压力表,实现对放水量和水头压力的管控,缩短工艺流程。

设备:对井下钻机、泥浆泵编号建账,解决调配难题。建立划区包片制度,责任到人。

标牌:改进探放水起始点、钻孔管理牌板,增设钻孔、物探标识卡,将钻探位置、钻孔信息清晰完整展示。

现场管理:当班问题当班解决,严格钻孔验收、交接班等记录填写。

标准化:落实到班组及个人,与效益挂钩,形成层级负责机制;生产任务与质量标准化同步安排;强化监督检查。

班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每周一课”“每日一题”、贯彻措施学习等,提升员工思想认识与操作能力。

成果:全年无一起工伤,无一例严重违章,自2019年复工复产至今,实现“零透水”目标。

作者:王志鹏 张瑜沛

编辑:王志鹏

转载西山煤电微信公众号内容,须申请授权。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