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行业巨变!混凝土行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行业巨变!混凝土行业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在建筑行业的庞大体系中,混凝土产业无疑是根基般的存在。

它以水泥、砂石骨料等为主要原料,经搅拌站加工,产出各类混凝土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房屋等建设项目,其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开采加工、中游生产配送及下游建筑市场对接。

如今,伴随技术革新与环保标准提升,正大步迈向绿色、高性能、智能化的发展新征程,产业链各环节协作也愈发紧密。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一产业2025年的发展脉络。

01

混凝土产业发展现状剖析

(一)市场规模与需求态势

混凝土作为胶凝材料与集料胶结而成的工程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极为广泛。据中研普华产业院《2024—2029 年中国混凝土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24 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企业商混产量预计约 5.4 亿立方米,充分彰显其市场规模不容小觑。

从区域需求来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始终是混凝土需求的强劲引擎,用量持续高位稳定;中部地区借基础设施建设东风,需求呈快速上扬之势;西部地区在扶贫搬迁、农村基建等项目驱动下,需求潜力亦不容小觑。

房地产领域虽深陷深度调整,商品房销量下滑,但新开工项目仍支撑着混凝土的基础需求。只是地方政府化债进程中,部分区域基建资金到位不足,致使实际工程量未达预期,对混凝土供需平衡产生了一定冲击。

(二)产业链深度解构

混凝土产业链上游,水泥、砂石骨料等原材料供应状况对混凝土成本与品质影响深远。国内水泥、砂石行业市场化成熟,参与者众多,竞争充分,供应无忧。然而,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门槛高,本土企业研发短板突出,产品多依赖进口。

中游生产环节,企业林立,竞争白热化。大型企业仗着雄厚资金、先进技术与响亮品牌,以规模生产降本增效,抢占大片市场;地方企业则依托本土优势,精准把握本地需求与竞争态势,提供贴心产品服务。

下游应用端,房地产与基建项目是混凝土需求大户,需求规模紧密关联工程体量与数量。尽管房地产承压,大型基建工程的蓬勃发展仍为混凝土市场开辟了广阔天地。

(三)行业面临挑战聚焦

当下,混凝土行业困境重重。市场竞争白热化,环保重压如山,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企业成本攀升,利润空间惨遭挤压。同时,部分基建资金短缺与房地产调整,也重塑着市场竞争格局。

02

混凝土产业竞争格局解读

(一)国内市场角逐

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的多维度竞争中,大型企业尽显优势,借规模生产控成本、凭品牌实力赢份额;地方企业则深耕本土,以特色服务占得一席之地。

企业唯有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准、严控成本、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争得份额。

(二)国际市场风云

近年,国内水泥出口势头强劲,主因国内需求拐点降临、利润空间萎缩,促使头部企业扬帆海外。2024 年,我国海外拓展步伐稳健,全力优化已有布局、开拓空白市场、保障项目投产与运营。国际市场上,外资企业携丰富经验与前沿技术,以高品质、多样化产品及先进管理理念,为国内行业升级注入活力。

(三)技术创新引擎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当下,新型环保、高性能混凝土研发应用渐成气候,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生产环节广泛渗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3

混凝土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一)绿色环保转型

环保浪潮与政策驱动下,混凝土行业绿色变革加速。企业纷纷采用环保工艺设备,削减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率。如再生骨料、生态混凝土的应用,在节能减耗同时提升建筑环保标准,绿色混凝土渐成主流,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高性能进阶之路

高性能混凝土以其卓越强度、耐久性与抗裂性,契合特殊工程严苛需求。像添加金属纳米颗粒、高性能纤维增强等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混凝土性能。

未来,行业将借技术创新与材料升级,持续强化混凝土性能,拓展应用边界。

(三)智能化革新趋势

互联网与物联网蓬勃发展,混凝土智能化进程提速。内置传感器与智能设备的混凝土,可实时监测性能与健康状况,且能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现建筑智能运维管理,全方位提升建筑安全、智能与可持续性。

未来,行业将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四)预制化崛起潮流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后现场组装,兼具高质量、高效率与可重复利用优势,能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削减人力成本。

随着建筑行业对高效品质建筑需求日盛,预制混凝土应用有望成为主流,行业也将加大研发推广力度。

(五)国际化拓展征程

全球化与 “一带一路” 战略推进,为混凝土企业出海创造良机。企业需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契合国际市场需求。未来,行业国际化步伐将持续加快,全力完善海外布局、提升项目运营质量。

(六)产业链整合升级

当前混凝土行业企业分散、规模偏小、集中度低。未来,市场竞争与环保压力将倒逼行业整合转型,强化产业链协同合作,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品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重塑行业格局。

混凝土产业于挑战中砥砺前行,在创新中孕育新机,未来必将在建筑行业持续绽放光彩,有力支撑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

PS:“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将于2025年5月27日-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本次大会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新疆大学、新疆硅酸盐学会、新疆混凝土工程技术学会主办,乌鲁木齐预拌建筑材料行业协会、新疆恒泰筑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以“创新赋能·循环共生”为主题,旨在搭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资源再生技术的前沿趋势、关键技术、应用案例和发展路径,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余泥渣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