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蓝字,关注中国五矿”
水是城市发展的绿色生命线。中国五矿所属中国五冶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道路,在水环境治理专业领域,依托厚重的技术沉淀,加快实现高效低碳的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治理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用精品工程不断擦亮城市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向新而行 在“智”上作文章
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水污染末端控制、水环境长治久清的关键一环。将污水处理厂“隐身”在地下,地面修建城市公园,这样的环保新模式不仅能让城市空间得以延伸利用,破解臭气带来的“邻避效应”,同时还保障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
中国五冶承建的沱江保护再生水厂就是这样一个身披绿色“外衣”、集污水处理与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项目位于四川金堂县淮州新城,占地83亩,分为场内和场外两个部分:场内地下是一个2层的全地埋式再生水厂,地面是湿地型城市运动公园;场外由4.7公里的管网和一个泵站组成。水厂箱体深埋地下15米、距沱江不到100米,施工段土质松软,加上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复杂、数量和种类繁多,设备安装精度高、工艺管道填埋深度大,地下原有市政管网密集、场地受限等,给施工带来巨大挑战。项目团队提前考量各项影响因素,在BIM技术“保驾护航”下,利用三维模型,多次进行建设“预演”并即时优化调整,提高施工准确性。
期间,沱江洪峰三次过境,项目团队运用多年来与“地下”工程打交道积累的经验,按照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仅安装的基础抗浮桩就多达5000多根,约为一般同类项目的2.5倍,优化方案采用了先进的MPVE管道工艺,比起一般管道工艺具有抗冲击性和抗压能力更强、质量更轻、使用寿命更长的优点。
向实而为 在“治”上下功夫
坐落在清水河畔,由中国五冶承建的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稳定运行。该项目是一座能日处理8万吨污水的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是成都市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工程。
该项目所处区域内坐落着众多大型工业生产企业。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带来很大环保压力,治水成为燃眉之急。相较于全埋式地下管线施工,半地埋式结构施工成本较低、建设周期较短,在解决治水之急的同时也能一定程度兼顾城市生态景观。
项目围绕环境友好设计理念,采用半地埋式布局,解决了露天敞开式污水处理厂造成的视觉、臭气和噪声污染问题,同时采用“预处理+深化处理+深度处理”为主体的三级污水处理工艺。污水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大颗粒泥沙被粗、细格栅和曝气沉砂池“层层拦截”,再经过水解酸化池和生反池的降解、二沉池的沉淀,最后通过活性焦吸附池、V型滤池、紫外消毒渠的吸附、净化,深度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中。污水经处理后部分指标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是当前成都出水标准最高的工业污水处理厂。
目前,中国五冶承建的成都第八再生水厂、天府新区新兴净水厂、泸州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等项目正有序推进。中国五冶将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进一步聚焦“水”领域,向水环境治理持续发力,以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用责任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摘编自《中国五矿报》第925期二版“践行低碳发展 共筑生态家园”栏目)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中国五矿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