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个年轻的身影穿梭于大型设备之间。他时而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时而与技术人员展开讨论,时而与设备操作人员细致叮嘱注意事项。他就是中铁大桥局第十一届“十大杰出青年”、甬舟铁路项目物机部部长吴坤学。
从大桥局机械修理厂的一名实习生起步,到汉十铁路、兴化湾风电等项目的技术员;从香溪河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安九铁路的现场负责人,到如今安九铁路、甬舟铁路项目部物机部部长,这位“90后设备尖兵”始终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项目一线书写青春答卷。
与“大国重器”较劲:
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
谈起刚参加工作时“人机一体化”的日子,对于吴坤学,“设备口”的同事们自然会想到中铁大桥局牵头研制的全球最大桥面起重机——CQ1800吨架梁起重机。由于当时1800吨起重机是为沪苏通长江大桥“量身定制”的设备,无较多的案例可参考,且技术难度极大;再加上外部相关单位所给的压力,因此对设备的安全性运转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在一次吊装前的检查中,吴坤学所在的现场服务小组发现其中一台电机反馈的“电流值”比其他电机大,已接近额定电流值。此时,距离次日一早吊装接近1600吨的钢梁仅剩几个小时。
服务小组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迅速与现场沟通,对相关部件进行逐项检查,测量、记录各项数据,查询相关资料,并对变频器表现出来的15项不同数据进行记录与对比。通过再次对变频器与电机进行“静、动态自学习”,终于在凌晨稳定了“电流值”,第二天架梁得以正常进行。
这起“事件”之后,现场服务小组算是跟这个“大国重器”较上了劲,小组成员在项目部的领导下,催生了“预演-推演-复盘”的维保体系。每轮次钢梁架设之前都会进行模拟预演,对突发情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推演;通过科学细致的方法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进行系统分析,并做好相应预案。每轮次吊装结束后,吴坤学还会将问题和一些思考整理出来,发给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询问和解惑,同时对阶段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自2018年9月第一轮钢梁架设以来,现场服务小组将90%的故障消弭于萌芽,4台1800吨架梁起重机零故障完成全部架梁任务。
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御”,这场与“大国重器”的深度对话,见证着吴学坤以匠心致初心。
用“管理创新”赋能:
从“粗放管理”到“全链智管”
在甬舟项目启动之初,吴坤学积极进行战略资源整合。他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根据项目总体施工方案要求,在统筹集团公司、子(分)公司自有设备前提下,充分对浙江地区的各类船舶、设备进行市场调查和摸底,针对部分社会稀缺资源超前跟进。联合沿线各方施工情况,集结地方资源,逐步形成船舶、设备等“战略合作模式”,为项目顺利推进做足了功课。
面对6.3米超大直径钻孔桩的挑战,项目部在筹备阶段便联合国内厂家攻克难题,成功研制出ZJD7000型动力头钻机等一批全球性能最佳的嵌岩利器,不仅填补了深水超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的空白,推动了基础施工装备行业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我国跨海桥梁向更大水深的环境中迈进步伐。
谈起设备管理,吴坤学以“确保安全、保证使用、成本经济、智能建造”“16字箴言”为纲。
针对超大型设备在现场的使用,项目部施行“全寿命周期”的设备管理模式,从设计制造阶段介入优化方案,在全过程链中进行智慧管控,同时还做好使用过程中纠偏和归纳总结工作。在施工中植入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超大直径钻机钻进时的扭矩、深度、垂直度等参数,自主研发的移动端监控平台让设备状态尽在掌握。正是高质量管理,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效率,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6.3米世界最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提前半年完成且均为一类桩,同时第一阶段水上施工15个月完成所有船舶退租,极大优化了项目施工组织和施工成本,智能管理成效显著。
以“跨界思维”拓荒:
从“设备专才”到“复合型先锋”
入职之初,在导师与团队的指引下,“跨界思维”便成为吴坤学照亮职业道路的明灯。在安九铁路建设中,他不仅负责大型设备的使用和拆除,提出可行性方案,确保修理及拆除工作按期完成,更突破专业壁垒,参与桥用电气相关工作,在变压器配置、输变电、信号以及通讯、远动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安九铁路动静态验收、开通达标评定、初步验收作出一定贡献。
转战甬舟项目后,他的跨界版图向管理维度延伸,身兼党、团工作者的双重角色。他积极开展党团群协调工作,引领青年员工一道跟党走。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促进项目施工生产为着力点开展系列活动,提升青年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吴坤学跨界的脚步更延伸至企业文化建设领域,参与策划的《基建里的“大力士”》登上央视,在中铁大桥局“道德讲堂”中讲述“大国重器”不平凡的故事。
从设备参数到文化符号,从技术图纸到党建矩阵,吴坤学以持续跨界展现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多维价值。
从长江之畔到东海之滨
吴坤学诠释着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真谛
他是“大国重器”的参与者
更是大桥青年务实担当人
从“故障抢修员”到“标准制定者”
从“技术践行者”到“跨界先锋”
“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平台给予我的培养!”
这位“90后设备人”用务实的工作作风
创新的工作意识
证明真正的“大国重器”
不仅仅是大桥局铸就的
一台台优良装备
更是那些在挑战中不断前行的大桥青年
他相信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往前走总能到达
个人简介
吴坤学,男,1990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工程师,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硕士,现任中铁大桥局甬舟铁路项目物机部部长。
吴坤学扎根施工一线十余年,为项目施工提供设备技术、管理“双保障”,实现大型设备零事故安全运行,为重大项目优质推进提供有力支撑。专业领域取得三项突破:一是技术革新方面,主导研发设备快速诊断系统,参与多台套“大国重器”的研制及应用;二是管理模式创新,施行“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制定专项管理办法,推行设备智能化建造,集成设备资源配置,降本增效;三是综合能力突出,统筹内外业管理,优化设备管控链。
吴坤学在团队中表现优异,荣誉成果显著,荣获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湖北省工程建设工法、中铁大桥局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中铁BIM大赛银奖、舟山市青年创新创效大赛金奖、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铁大桥局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参编1项机械行业标准。他还融入商务管理,配合做好项目“一次经营”,推进一类变更、二类变更各1项。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罗梦露
图文|吴坤学
【相关推荐】
劳动竞赛进行时 | 全线首桩开钻!合湛高铁铁山港跨海大桥正式开工
合龙!南昌市鄱阳湖旅游公路铁河大桥迎来重大进展
建设提速!中铁大桥局助力沿江高铁高质量建设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