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CCTV1《开讲啦》节目预告:中国中铁首席科学家秦顺全院士将揭秘常泰长江大桥设计建设硬核科技

CCTV1《开讲啦》节目预告:中国中铁首席科学家秦顺全院士将揭秘常泰长江大桥设计建设硬核科技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70 年跨越

长江上平均每 20 公里飞架一座 “钢铁巨龙”

2025 年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

常泰长江大桥即将通车

这座集高速、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于一体的

“超级工程”

凭什么带着 10 项世界纪录

刷新人类建桥史、惊艳世界?

本周六22:30 CCTV1《开讲啦》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铁首席科学家

常泰长江大桥总设计师秦顺全

与广大青年分享

中国桥梁从“跟跑”到“领跑”背后的故事

全球首座“失衡桥”的平衡密码

一侧是29280吨铁路,另一侧是9760吨公路,三倍重量差该如何破解平衡难题?全球首次采用的“非对称”结构设计又如何让世界桥梁界惊呼“不可思议”?

秦院士解释说,如果按照正常的“对称结构”,即中间铁路、两侧公路去造这座桥,在与城市路网对接的过程中,将会出现660多亩的“夹心地”,这对于常州、泰州间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但使用“非对称”的设计就必须解决由此产生的力学失衡问题,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在超过千米大桥上做过这样的尝试。

面对这种世界级的“失衡挑战”,秦院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利用自己首创的无应力状态法理论破解了该难题,通过加大铁路侧的索力,把铁路侧的超重部分拎起来,使其与公路侧重量保持一致;利用线形控制方程计算出每一个桥梁构件制造外形,成功克服左右拉力不平衡导致的桥梁横向变形问题。这种世界首创的设计成功节省了上亿元建设成本,同时实现了桥梁高精度建造,现在整个常泰大桥构件的工厂制造、现场的定位连接等都达到了航母制造的精度标准。

120辆重卡将“碾压”测试

载荷试验堪称是大桥交付前的“终极大考”。当年为了验证南京长江大桥的安全性,竟动用了118辆坦克来完成载荷试验。而今,常泰长江大桥即将上演更震撼的“期末考”——120辆重型卡车以6000吨巨力验证大桥的“筋骨”是否强健,这也将再次成为一项新的纪录。面对主持人“考前紧张吗”的提问,秦院士脱口而出“不会,我很有信心!”他表示,现在中国对于桥梁建设的理论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再加上一些材料的新突破,中国大桥的质量是出了名的信得过!

再见潜水工!智能机器人出征

20世纪60年代,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装备条件,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很多水下工作都是由潜水工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的。今天,常泰长江大桥的水下战场已经被智能机器人战队完全接管。在常泰长江大桥的沉井作业期间,秦顺全团队首次使用了最新型智能机器人“天团”,包括可以在地形复杂的水底如履平地的履带式绞吸机器人,可以“无孔不入”钻到沉井边边角角去清理沙土的龙门式绞吸机器人。当年需要依赖老一辈潜水工不怕牺牲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年轻人喝着咖啡远程操控就足以搞定。

锁定本期《开讲啦》(本周六22:30)

一起见证中国桥梁建设者

在长江上续写的新时代“天堑变通途”!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何 敏

【相关推荐】

劳动竞赛进行时 | 全线首桩开钻!合湛高铁铁山港跨海大桥正式开工

合龙!南昌市鄱阳湖旅游公路铁河大桥迎来重大进展

建设提速!中铁大桥局助力沿江高铁高质量建设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