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新疆阿吾拉勒铁矿带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综合介绍

新疆阿吾拉勒铁矿带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综合介绍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一、地理位置与地质背景 阿吾拉勒铁矿带位于新疆西天山山脉中段,横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尼勒克县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东西长约380公里,南北宽20-30公里,总面积约7,430平方公里。其地质构造属于中亚造山带西段南缘,是哈萨克斯坦板块伊犁微型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地层特征:主要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建造和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火山碎屑岩,以中酸性火山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为主,是铁矿形成的关键岩层。 • 成矿背景:受早石炭世强烈的火山活动控制,铁、铜、金等矿产与火山喷发-热液作用密切相关。火山穹窿、破火山口及断裂构造是矿体赋存的主要空间。 二、资源储量与矿床分布 阿吾拉勒铁矿带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富集区,也是国家首批47个整装勘查区之一,探明资源量超20亿吨,远景资源潜力巨大。 • 主要矿床:已探明查岗诺尔、智博、备战、敦德、尼新塔格-阿克萨依等5处大型铁矿,以及松湖、式可布台等中型矿床。其中,备战铁矿探明资源量4,040万吨(品位41.11%),查岗诺尔铁矿达3.23亿吨,智博铁矿超3.18亿吨。 • 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为主,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石以高品位磁铁矿(选后铁精粉品位65%以上)为特色,杂质(磷、硫)含量低,属优质炼钢原料。 三、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1. 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定位 2010年,阿吾拉勒铁矿带被列为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核心区,享受国土资源部专项政策支持,旨在打造国家级铁矿资源接替基地,缓解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的局面。 2. 开发目标 通过整合勘查与开发,形成年产能超千万吨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支撑新疆钢铁产业(如八一钢铁)及“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需求。 四、勘查技术方法与突破 1. 创新勘查理论 • 就矿找矿理论:通过分析火山机构、磁异常带及成矿规律,在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发现新矿体(如敦德铁矿深部探获铁1.87亿吨、锌150万吨、金50吨)。 • 航磁-地磁联合技术:针对高寒山区厚覆盖层,采用航磁先行、地磁定位、工程验证的高效勘查体系,显著提升找矿效率。 2. 科技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高校及地勘单位,开展成矿规律研究,为矿区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五、开发进展与经济效益 1. 规模化整合开发 • 备战铁矿与相邻的察汉乌苏铁矿整合后,总资源量达2.29亿吨,核准年产能950万吨,成为西部最大铁矿基地之一。 • 紫金矿业与宝地矿业通过股权合作(紫金持股49%),共享基础设施(井巷工程、运输系统),降低开发成本30%-50%。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直接就业岗位超350个,带动运输、服务等产业链就业千人以上。 • 2024年宝地矿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整合效益初显。 六、未来潜力与挑战 1. 资源潜力 阿吾拉勒带内仍有未开发的夹缝区域(如备战与察汉乌苏间1,300万吨资源)及深部找矿空间(预测2000米以浅资源量1927亿吨)。 2. 绿色开发方向 规划引入低碳选矿技术(如干式磁选),推动矿区生态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 总结 阿吾拉勒铁矿带依托高品位资源、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已成为我国铁矿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其整合开发模式(如备战-察汉乌苏协同)为同类矿区提供了示范,未来有望通过深部勘查与绿色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战略价值。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