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 3187 期 · 10585 篇
编者按
2月19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作题为《高举伟大旗帜 勇担使命责任 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奋力谱写中国宝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报告,并发布《中国宝武战略纲要(2025版)》,为宝武发展锚定新航向、擘画新蓝图,全面吹响了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奋斗号角。
为学习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推动相关工作有效开展,宝武党委宣传部和宝武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专栏,邀请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大会报告、围绕各自部门工作重点,介绍落实大会精神的重点工作和具体举措。
能源环保部、碳中和办公室
记者:胡望明书记、董事长在大会报告中提出“以‘绿色’定义新钢铁”,对此有哪些新的思考、新的举措,助力宝武打造未来钢铁竞争新优势?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碳中和首席代表、能源环保部部长肖国栋:胡望明书记、董事长在中国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以‘绿色’定义新钢铁”,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宝武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和战略部署。
首先,我理解,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的定义与内涵已经从传统的环境保护扩展到全面的低碳发展。这一变化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深化,更是对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重新定义。具体来说,一是绿色的定义已经从“环境保护”向“低碳发展”进行了延伸,我们要实现从单一环境指标转向全面碳管理、从局部环保向全局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二是绿色的内涵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创新”持续深化,我们要从过去的被动应对转向今后的主动创新、要从单一技术应用转向系统性的变革。三是绿色的范围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链协同”逐渐扩展,我们要从企业内部管理转向产业链协同、从国内循环转向全球联动。四是绿色的价值将从“成本负担”转变为“竞争优势”,我们要基于环境会计的视角认识绿色价值,要从被动成本转向主动收益、从短期效益转向长期可持续价值的角度来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五是绿色的标准从“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升级,我们要重视绿色标准的引领,要积极牵头、参与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且要从国内标准转向国际标准、从单一标准转向综合评价体系。六是绿色的实践正在从“企业行为”向“政府与市场协同”深化,我们要更多地承担政府主导的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项目,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工具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总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绿色发展战略,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市场机制应用等方面入手,构建绿色竞争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宝武力量。
其次,结合《中国宝武战略纲要(2025版)》的发布,我想我们在绿色发展实践方面应进一步聚焦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高炉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的商业化推广和湛江钢铁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示范项目的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加快AI赋能应用场景开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要积极参与或牵头制定绿色钢铁相关标准,加大高附加值、轻量化、可循环利用的绿色钢材开发,并推动产品获得国际绿色认证,满足下游行业对绿色材料的需求,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强化生态环境与低碳领域的基础研究,策划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
二是要强化绿色产业生态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极致能效工作,发挥中钢国际(宝钢节能)与中钢集团(热能院)在工业节能领域的工程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余能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积极创建能效标杆;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强化钢铁主业与宝武清能、宝武碳业等企业的协同能力,探索钢铁与新能源、煤化工的耦合发展新模式;加强大气与水环境污染治理,促进宝武环科/宝武水务、中钢国际(中钢天澄)的专业能力提升;深入推进《无废集团》试点建设工作,发挥宝武环科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和副产资源循环利用附加值;加强智慧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发挥宝武智维、中钢集团(安环院)在助力集团公司管控与化解环境风险方面的协同作用;进一步强化宝武资源、中钢集团(洛耐院、马矿院)在绿色炉料布局、绿色耐材开发、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支持作用,推进欧冶云商、欧冶工业品在绿色供应链建设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推进产业金融业企业在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支持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强化绿色低碳管理,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各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的节能减碳环保方面的审批要求,持证排污、达标排放,坚决守住生态环保的底线;要逐步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监测、核查和报告体系,进一步优化绿色绩效指标体系,提高环境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探索碳交易、碳金融等创新模式,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绿色转型;要加强绿色文化建设,加强绿色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倡导形成并持续强化全员参与的绿色文化氛围。
总之,“以‘绿色’定义新钢铁”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更是中国宝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我们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生态构建、绿色管理强化等多维度举措,打造未来钢铁行业的竞争新优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在加快实施低碳绿色转型战略方面,工作重点落在哪些方面,宝武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的支撑带动作用?
肖国栋:在加快实施低碳绿色转型战略方面,中国宝武作为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长,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工作推进机制,聚焦关键领域,明确工作重点,积极发挥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我们主要是聚焦以下几方面推进有关工作开展:
一是推进低碳冶金工艺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建设与商业化推广,包括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项目和湛江钢铁以氢基竖炉+电熔分炉为住的零碳板材项目。目前来说,这两个重点项目均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将在商业化应用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础上,会择机向全行业推广。此外,我们在行业共性绿色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后续将根据研究进展逐步将有关成果推广实施。
二是推进低碳钢标准建设与产品开发。去年,碳钢领域的低碳钢标准已公布实施,今年的重点是推进特殊钢领域(不锈钢)形成低碳产品标准。未来,我们不仅要完善低碳钢系列标准,更要在多元产业领域探索研究我们的核心产品和增值产品的低碳产品标准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低碳产品的认证,提升我们低碳产品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再一方面,还要推动相关标准的国际化工作,与有关国家开展标准互认,这方面去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三是全面推进产业链协同,加快绿色炉料布局。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化绿色炉料供应链,打造低碳、高效、可持续的钢铁生产体系。在上游环节,与矿山企业深化合作,推动低碳铁矿石、绿色焦炭等原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在下游环节,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升绿色炉料的使用比例。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将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推动钢铁产业链的整体低碳转型。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还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研究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强化碳金融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碳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从碳排放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碳配额的分配与管理、碳信用的开发与交易等多个环节入手,确保科学、高效地管理碳资产。碳金融主要是指通过开发碳债券、碳基金等金融产品,将碳资产转化为可流动的金融资产,提升碳资产的市场价值,帮助碳排放企业降低绿色转型的融资成本,并支持其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投资。
公司在以上这几方面的探索,不仅是我们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更将助力整个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的支撑带动作用,结合中国宝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
一是要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完整性和竞争力。首先要基于中国宝武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需求,精准识别产业链中关键配套企业及技术瓶颈。例如,在氢能冶金领域,需要梳理制氢、储氢、氢气运输等环节的技术需求,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其次要结合“双碳”目标要求,动态更新低碳产业链的重点企业名录和重点项目库,优先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针对绿色炉料供应链,应该筛选一批低碳铁矿石、绿色焦炭供应商,推动其技术升级和绿色转型。第三要强化中国宝武低碳冶金创新基金项目的引导作用,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攻克绿色低碳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应用案例。
二是要促进融通对接,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集团公司于2021年11月携手行业协会、钢铁企业、研发设计单位、高等院校、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成立了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在产业链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在低碳冶金工艺技术创新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可以考虑进一步加强产业方面的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比如可以推动“钢铁+新能源”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还可以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推动绿色供应链的规模化发展。
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动态管理,加强技术成果输出,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转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动态管理,动态更新低碳产业链重点企业名录和重点项目库,定期开展企业走访和产业链会商座谈,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解决精准高效。要将中国宝武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推广至上下游企业,推动全行业共同转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要进一步强化绿色品牌建设,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方式,提升绿色钢材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国际产业链合作,推动中国宝武的绿色技术与标准走向全球,提升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绿色供应链中的影响力。
通过以上具体实践,中国宝武可以进一步发挥产业链链长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性变革,构建绿色低碳、高效协同的产业链生态,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全球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下一步,如何进一步统筹绿色产业布局,形成国内外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肖国栋: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国内区域布局优化、国际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以及强化与政策的对接等多维度入手,构建全球化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国内区域布局,推动绿色产业集群发展。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绿色钢铁产业在重点区域的布局优化,形成区域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在资源禀赋和能源条件优越的地区(如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区域),建设绿色钢铁产业基地,推动氢能冶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绿色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加强与国内矿山、焦化、能源企业的合作,推动绿色原材料供应链建设;与建筑、汽车、家电等下游行业合作,推动绿色钢材的应用。
二是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绿色产业全球化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绿色钢厂,推广中国宝武的绿色技术与标准,推动海外产能的低碳化、绿色化发展;与海外供应商合作,推动绿色原材料(如低碳铁矿石、可再生资源)生产、采购与应用;推动中国宝武的绿色钢材获得国际认证,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国际知名钢铁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绿色技术难题,推动全球绿色钢铁技术的联合研发与应用;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钢铁标准的制定,提升中国宝武在国际绿色钢铁领域的影响力。
三是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形成绿色产业生态圈。推动上游绿色原材料供应链建设,包括:与铁矿石供应商合作推进低碳铁矿石的开采与运输,与可再生能源供应商合作推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等。推动下游绿色应用与推广,如:与汽车、建筑、家电等下游行业合作推动绿色钢材在轻量化、节能化产品中的应用,与设计院所合作推进钢铁产品从设计、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
四是要加强政策与市场对接,推动国内外联动发展。积极对接国家“双碳”政策,争取绿色转型相关的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推动绿色钢铁产业的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通过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方式,为国内外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国内绿色钢材的出口,满足国际市场对低碳钢材的需求。
中国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谱写中国宝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一)|战略规划部、科技创新部:推动新版战略纲要落实落地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二)|公司治理部(深改办、数智办):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三)|钢铁制造业发展部:筑牢核心基盘,发挥“顶梁柱”作用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四)|经营财务部:围绕价值创造,加快推进“高效化”“国际化”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五)|党委巡视办、审计部:勇担巡审职责使命,以高质量巡审监督保障宝武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六) | 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让宣传思想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七) | 产业不动产中心:坚持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充分发挥“助推器”作用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八)|党校、管理研修院:以教育培训赋能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九)| 智慧业发展部: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创造价值,成为宝武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十) | 海外事业发展部:加强国际化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十一)| 资源新材业发展部:构建绿色资源能源保障体系,助力钢铁主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代会部长访谈(十二)| 法务与合规部、采招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为宝武建成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编辑:徐晨杰
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