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马兰矿综采二队是一支专业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煤矿开采队伍,其目标与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人才培养和推动智能化建设。该队现有在册职工88人,包括队长、支部书记、技术副队长等管理人员9人。其中,采煤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9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5人,高级工34人,中级工3人,新进大学生13人。全队成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共同面对挑战与困难。为马兰矿的持续稳定生产和高效运营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与支持。
马兰矿综采二队丙班班前宣誓
安全宣言
Management
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理念,坚定“零事故”目标不动摇。
荣耀时刻
Honor
1. 山西省国资委202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2. 西山煤电2024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3. 山西焦煤作业规程比武第二名
安全聚焦
Security
2024年,综采二队在南五下组煤18501和18505工作面展开了一场与地质条件的“硬仗”。1月至6月,他们在18501工作面回采,7月转战18505工作面。然而,两个工作面分别受到落差3.5米和3.7米的正断层影响,尤其是18505工作面,在回采至皮带巷里程724米时,同时遭遇3.7米正断层和43×28米陷落柱的双重“夹击”。辅运巷受采空区影响,巷道围岩压力巨大,变形明显,工作面一度陷入困境。
挑战:顶板破碎、设备检修难
在最困难时期,工作面11个支架顶板破碎,范围接近20米,液压支架支护效果减弱,正规循环推进被打乱。长周期的地质构造导致设备检修困难,正常生产时间被抢修占用。辅运巷帮鼓、底鼓严重,超前支架无法正常拉移,运输机尾也无法顶出,工作面动态达标难以实现。
迎难:全员出击,多措并举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综采二队全队干部职工在队长韩培毅的带领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通过专题会、班前会、班后会讨论,他们成立了勾顶小组、设备抢修小组、注浆小组和拉底扩帮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勾顶小组:专人负责顶板维护,确保支护效果;
设备抢修小组:全力保障设备正常运转;
注浆小组:使用高分子材料加固煤壁,提升稳定性;
拉底扩帮小组:解决巷道变形问题,确保运输畅通。
此外,队内还对工作面下方的煤柱进行提前加固,增加支撑力;在陷落柱区域,采用注浆加固、预应力加固等方法提高顶板承载能力;运输机尾无法顶出时,人工拉底下放机尾。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设备损坏频率,增加了正常生产时间,产量显著提升。动态标准化逐步跟进,作业人员的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管理:激励+培训=战斗力
在人员管理方面,综采二队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进行加分奖励,严格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每班划分,并上墙公示。
同时,队内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和瓦斯防治知识等,确保职工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对工作面人员执行作业规程与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杜绝违章作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时刻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未来:继续升级!
马兰矿综采二队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他们搞不定的困难!他们是马兰矿的“采煤尖兵”,在挑战中奋勇前行,为矿山开采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升级,创造更多辉煌!
创新成果
Innovate
1. 明确了高分子材料加固煤壁时打眼的角度与深度
2. 完成了使用单体与油缸进行扶架作业的研究与应用
3. 完成了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时运输机如何调斜的实践与应用
4. 成功实践了综采工作面顶板冒落后支架与勾顶共同作用支护顶板
作者:王志鹏 张宇
编辑:王志鹏
责编:薛斌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