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忻州市铁矿企业整治整合重组工作推进会要点总结,忻州铁矿资源与产量

忻州市铁矿企业整治整合重组工作推进会要点总结,忻州铁矿资源与产量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忻州市铁矿企业整治整合的背 景

忻州是山西铁矿主产区之一,当地有100多家铁矿生产企业,还有30多家独立选厂。铁矿企业中除太钢代县矿业公司的峨口铁矿外,其余都是民营矿山,且以中小型矿山居多,只有4-5家规模较大的矿山。

忻州一共有190多家铁矿石选厂,其中代县和繁峙地区选厂数量较多,涉及产能约为1550万吨和850万吨,其余县的选厂产能较低,合计忻州市内选厂产能约为2630万吨。

忻州市铁矿开发长期存在“小、散、乱”现象,矿山数量多但规模小,管理粗放导致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突出。例如,截至2023年,忻州在产铁矿仅13个,核定产能利用率不足50%,部分矿山因事故长期停产,且矿区资源储量、采空区分布等数据不清,严重制约产业升级。整合资源可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大集团引领、规模化开发”的新格局,为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过去铁矿开采存在安全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部分企业未履行环境治理义务,导致矿区生态修复滞后。整合要求企业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统一矿区开发规划,消除相邻矿区安全风险,并通过资源核查、采空区调查等基础工作,系统性解决环境隐患。例如,神池县方案明确要求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复垦等义务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国家近年推动矿产资源集约化开发和绿色矿山建设,山西省及忻州市政府也出台文件(如《忻市发〔2023〕14号》),要求通过整合实现铁矿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整合后,矿山企业需达到更高准入标准(如地下矿年产能不低于30万吨),推动技术升级和资源高效利用,契合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源整合不仅是短期整治,更是忻州从传统粗放型矿业向现代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引入专业团队和法律支撑,未来铁矿产业将更高效、安全、环保,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

忻州市铁矿企业整治整合重组工作推进会要点总结(2025年2月20日)

一、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2025年2月20日,忻州市召开铁矿企业整治整合重组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整合工作,旨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铁矿产业规模化与安全化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会议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瑞品主持,局长杜平华部署重点工作。 二、当前问题与挑战 会议通报指出,整治整合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县(市、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政治任务重视不够。 2. 基础工作薄弱:铁矿资源储量、采空区分布等基础数据不清晰,影响分类决策。 3. 技术法律支撑不足:分类整合意见缺乏充分依据,工作程序边界模糊。 4. 推进效率低下:跨部门协作不力,未严格按时间节点执行任务。 三、重点工作部署与时间节点 会议要求各县(市、区)重点落实以下任务: 1. 制定“四个清单”:明确关闭退出、整合重组、单独保留、打包搁置的铁矿企业名单。 2. 方案编制与公示: · 定襄县需于2月底前完成整合重组方案编制并公示上报;忻府区加快进度。 3. 全面核查摸底: · 3月底前完成资源储量核查、采空区调查、环境治理恢复评估及资产价值评估。 4. 加快意见上报: · 2月底起每半月上报一批整合意见,力争4月底前完成全部上报。 5. 采矿证换发:

省厅批复后,6月底前完成许可证换发。 6. 规范资料提交:

明确文件格式、资料清单等要求,确保合规性。四、杜平华局长的四项工作要求 1. 提高政治站位:将整治整合视为解决历史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治任务。 2. 压实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党政部门、企业、核查机构及法律团队需协同履职,确保资料真实合法。 3. 细化基础工作: · 建立“一矿一档”详实档案,发挥专业技术队伍作用,杜绝流程简化。 4. 严守时间节点: · 3月底前完成基础资料完善上报,6月底前全面收官。五、审议与后续安排 会议联合审议了第二批拟上报的整合矿区与单独保留矿山,要求各县(市、区)补充完善资料清单后尽快提交,市级汇总后上报省政府。市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等60余个部门及专家团队参与推进,形成跨部门协作机制。六、意义与展望 此次整合将淘汰低效产能,推动铁矿产业向规模化、安全化升级,为忻州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支撑。后续需重点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及产能释放情况。

忻州市的铁矿产量和资源量情况

一、铁矿产量 1. 原矿产量 2022年忻州市铁矿石原矿产量为614万吨,较2021年下降6.4%。目前实际在产的矿山仅有13个(截至2023年),采矿证核定生产能力为1163万吨,但受事故和整合政策影响,实际生产规模可能低于此水平。 2. 成品矿产量 2022年铁矿石成品矿(如铁精粉)产量为1045万吨,同比下降3.8%。值得注意的是,忻州市成品矿产量远高于原矿产量,表明当地选厂需从外地(如大同、太原)采购原矿进行加工。2022年铁精粉产量约720万吨,占山西省总产量的35%。 二、铁矿资源量 1. 储量与分布 截至2010年,忻州市铁矿探明储量为19.8亿吨,保有储量17.4亿吨,占山西省铁矿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代县、五台县、宁武县等地,其中代县探明储量达15.36亿吨。 2. 产能与整合规划 忻州现有102个地下铁矿矿山和3个露天矿山,采矿证核定总产能为4905万吨,但设计实际生产能力为2422万吨。目前政府正推动整合至16家大型矿企,要求地下矿年产能不低于30万吨、露天矿不低于60万吨,预计2024年底完成整合,可能导致部分低效产能被清退。 三、整合影响与现状 · 整合进展:2024年是忻州铁矿整合关键年,要求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登记发证,整合后产能将向规模化集中,但短期内可能抑制产量。 · 当前挑战:受2022年事故及安全检查影响,部分矿山长期停产,2023年上半年铁精粉产量同比减少116万吨,开工率仅26%。 综上,忻州铁矿资源丰富但产能利用率较低,整合政策将推动行业向规模化、安全化发展,但短期内产量可能受制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