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4. 对如此好的铁矿,力拓为什么不自己开发?

4. 对如此好的铁矿,力拓为什么不自己开发?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力拓选择引入三井物产共同开发罗兹岭铁矿项目,而非完全自主开发,主要基于以下战略与财务考量: 1. 合资协议约束与股权结构 罗兹岭项目最初由力拓与莱特勘探公司(Wright Prospecting)各持50%股权,双方自1972年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条款,力拓需与合作伙伴协商开发决策,无法单方面推进。此次三井物产收购的是莱特家族通过VOC和AMB持有的40%权益,力拓仍保留50%控制权,但通过引入三井分担开发成本和风险。 2. 资源分配与战略优先级 · 多项目并行压力:力拓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达110亿美元,需同时推进西芒杜铁矿(几内亚)、奥尤陶勒盖铜矿(蒙古)及锂矿收购(如阿卡迪姆锂业)等能源转型项目。罗兹岭初期开发成本预计24-32亿美元(三井承担9.6-12.8亿美元),引入外部资本可释放资金用于其他高优先级项目。 · 产品结构调整:力拓皮尔巴拉混合矿因老矿品位下降,低质量产品SP10占比从6.5%升至19%,需开发高品位矿(如罗兹岭)维持定价权。但短期内需平衡新矿投资与现有产能维护成本。 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协同 · 绑定日本需求:三井物产深度参与亚洲钢铁产业链(如持股新日铁20.1%),其介入可确保罗兹岭矿石对日本及东南亚市场的稳定供应,对冲中国需求波动风险。 · 降低地缘风险:日本企业长期遵循“资源安全即国家安全”策略,与澳大利亚形成战略互补。力拓通过合作强化日澳资源同盟,间接制衡中国在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储量44.1亿吨)的布局。 4. 环境与社会许可压力 罗兹岭开发面临生态保护挑战(如幽灵蝙蝠栖息地争议)及原住民土地权谈判。三井物产在澳大利亚拥有24个铁矿参股经验,其参与可加速环境审批与社会关系协调,降低力拓的合规成本。 5. 财务稳健性考量 尽管力拓2024年净利润达115.5亿美元且负债率低,但维持60%的高股息派发率(65亿美元)需平衡现金流。 综上,力拓的选择是资本效率最大化、风险分散化与战略协同的综合结果,而非单纯受限于资金能力。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