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订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日,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首届“金牌总监、金牌检师”名单,授予周小勇、吴泽海“金牌总监”荣誉称号,授予周杨、黄小文“金牌检师”荣誉称号。他们的榜样故事值得学习,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杨
小档案
姓名:周杨
年龄:37岁
职位:江西交投咨询集团天驰公司生产管理部(安全监管部)部长
家乡:江西萍乡
座右铭:机会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荣誉榜:金牌检师
与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结缘:14年
对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说的话:岁月不居,天道酬勤,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周杨在江西省萍乡至莲花高速公路萍水河特大桥施工监测现场
周杨,37岁,中共党员,2011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同年进入江西交投咨询集团天驰公司工作至今,14载春秋冬夏,历任过天驰公司萍洪高速JC2标桥隧专项检测负责人、安定高速RS标第三方试验检测中心负责人、萍莲高速JC标试验管理咨询及道路桥梁与隧道专项检测项目负责人等近10个岗位的工作,不论在哪里,他都能直面变化,做出优异的成绩。因勤奋努力,又善于创新,2017年至2021年期间,他先后荣获了安定高速、萍莲高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周杨在江西省安远至定南高速公路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检测现场
科研成果 成绩斐然
“不想泯然众人,能留点什么在行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便是我应该做的,想做的,能做成的。”年轻、帅气又乐观的周杨说道。其实在他14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一直保持遇到问题、直面问题的习惯和勇气,这些积极的心理,是他能在创新路上取得成绩的基础。
在科研成果方面,5年来,周杨牵头及参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6项,其中以课题负责人身份申报3项课题,1项已结题,另外两项进展顺利。5年来,主编及参编地方标准10项。其中以第1主编身份编写地标6项,3项已发布,1项已通过立项,两项处于立项阶段。5年来,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编团体标准4项,均已发布。5年来,周杨结合实际科研工作中使用到的技术,授权发明专利10项,其中作为第1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8项,作为第2和第3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各1项,此外,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作为第1完成人获得外观专利授权3项,牵头申报并获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此外,他还作为主要编写人员参编两本专著,撰写和发表论文共6篇。
✍“您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哪几项科技项目?”
“我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参与的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公路隧道健康监测系统集成与性能评估应用研究》(2021H0007)目前已结题;《基于智能爬墩机器人的桥梁沿程扫描式无损检测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应用》(2022H0015)预计2025年2月结题。《长大隧道结构监测核心技术研究及应用》已通过立项。”
✍“您为什么喜欢科技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技,才会带动行业的发展。我想,这是作为交通人我们应有的做法和担当。”周杨说道。
在谈及如何走上科技创新之路时,周杨告诉作者,他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江西交投咨询集团天驰公司,因为公司是生产型单位,工作中,一般都是按照规范要求去做检测、写报告,几乎没有用到太多尖端或前沿的技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要求自己要做不一样的东西,要做实实在在的革新,所以在工作中遇到难点,他会想办法解决,并去尝试、探索和创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树立榜样,殊不知,榜样的成为,背后也是受到榜样的影响。谈及他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缘分,还得从周杨的朋友圈说起。
周杨有个大学同学兼老乡,后来,这位大学同学又考上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博士,毕业后,她回到南昌高校教书,在和这位优秀老乡探讨和接触的过程中,周杨也感受到了自己和同学在科研方面的差距,并暗下决心,要向同学看齐,于是在工作中给了自己压力去做了许多科研方面的探索。在周杨的认知里,圈子特别重要,身边的优秀人物,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和鼓励,督促人进步。
“‘金牌检师’也一样,我想。前面的人做好了,后边的人才有了方向,才会去努力。”周杨说道。
检测高效 科技赋能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交通系统变得越来越智慧化,科技对于交通的改变无处不在。在交通检测领域,检师们一样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周杨牵头研发的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便是见证。
自2021年起,周杨牵头研发了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这是一款能够解决桥梁高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运营阶段高墩病害调查的全国范围内首创性产品,彻底解决了高墩近距离观测墩柱混凝土病害及任一高度墩柱实体检测这两大技术难题。目前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系列产品已陆续成功升级到V2.0版本,新版本设备全面采用碳纤维轻质材料,设备更加轻巧、外观更加简洁,适应性更强,携带安装更加便捷、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其涵盖了圆形单墩检测机器人、绕中系梁圆形双墩机器人和矩形薄壁墩检测机器人等系列产品。该设备先后在江西省萍莲高速等8个项目进行了成功应用。
✍“您是在什么背景下想到要研发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的?”
“那是2021年的年初,我当时在萍莲高速第三方检测项目上,在一次项目办组织的生产调度会上,项目办主任抛出一个问题:‘这么多的桥梁高墩都检测不到,能不能研发个高墩蜘蛛人出来?’”周杨说道。
言者无心,听者有心。从那次调度会之后,周杨便把这个事儿放在心上了。他也着手去做,通过调研发现,高桥墩的检测难确实是行业普遍存在的痛点。周杨便逐步构思研发,针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查资料、反复试验,反复测试,联系厂家生产,通过数次试机和改进,最终做出了初代产品。在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研发立项之初,公司领导也看好这个研发项目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为了不辜负公司的期望,周杨其实也是顶着压力在做这项研发项目。
✍“还记得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测试成功后,您们喊出的那句话吗?”
“‘成了!成了!’当大家伙看到我们辛苦研发的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带回检测数据时,研发团队的小伙伴们不由自主地喊出了这句话,如今想来,心情仍旧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我们做科研工作的快乐。”
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8项,其中《一种桥梁矩形墩柱检测系统及方法》《一种雷达核查装置及核查方法》《一种矩形墩柱检测机器人》3项发明专利在实审过程中审查员未查到技术方案类似的对比文件,也证明了上述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此外还获外观专利授权两项,获软件著作权授权1个。桥梁高墩检测机器人先后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公路“微创新”大赛铜奖、江西省交通运输厅首届全省高速公路及大型水运工程“品质杯”竞赛银奖、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2022年度“微创新”成果评选二等奖,入选了2022年《交通运输科学新成果推广目录》、2023年度江西省公路学会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2023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成果转化入库重点推荐名单、江西省交通运输厅2024年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目录。
▲周杨在江西省萍乡至莲花高速公路萍水河特大桥桩基钢筋笼尺寸检测现场
获奖感悟与期许
旧岁已矣,新章始矣。在迎接春之乐章时,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传来了好消息,周杨被授予“金牌检师”荣誉称号。面对这2025年最初的喜悦时,周杨说道:“我很幸运被选聘为‘金牌检师’。实现交投咨询集团‘136发展战略,我们要逐步通过树立行业口碑和信用水平来打造行业内的品牌,而品牌的打造,离不开‘金牌检师’等对外亮眼的人才团队名片加持。我将力争当好高素质人才团队打造的排头兵,做好一支优秀团队不断前行的发动机,为公司人才队伍的打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谈及未来打算时,周杨表示,他将密切关注行业各项检测技术更新迭代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带领青年人才共同积极推进自主研发和各类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持续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一是深耕“智能化检测设备研发”“新型养护材料与技术”“检测大数据分析及系统”等三个重点科研领域,深度挖掘公路检测与监测技术的需求与痛点,与青年人才一起扎实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课题研究、数字信息化活动。二是借助已开展和计划开展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授、面对面支招”等方式,加强和公司青年业务技术骨干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给任务、压担子、锤能力,让公司青年业务技术骨干有压力、有行动、有成长,进一步加快培养进度、缩短培养周期,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
公司简介
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出资组建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两亿元。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89年的江西交通建设咨询公司,历经30余年的改革发展,先后调整或更名为江西交通工程监理公司、江西交通工程咨询监理中心、江西交通咨询公司、江西交通咨询有限公司、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业务板块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工程监理、试验检测、项目代建、招标代理、咨询与评估、养护设计与特种施工六大业务板块格局,成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型企业。
当前,江西交投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沿着“引领行业的先锋队、服务集团的主力军、多元发展的排头兵”三大发展方向,朝着“致力于成为全过程工程咨询标杆企业”目标(即“136”发展战略) 昂首迈进。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公路》杂志社新媒体中心—省级交通集团通联群
如不能加群,可添加管理员微信yankexin528099,申请入群
作者/任燕 程子研 喻丹
供图/周杨
责编:程子研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