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向前奔跑的青春》走进三一!我们的重卡不一般

《向前奔跑的青春》走进三一!我们的重卡不一般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一次充电,征战817.5公里”。

三一魔塔1165电动牵引车

成功挑战1次充电行驶超800公里

全球最长纪录

开创了国产电动重卡长距离运输

“零”的突破!

这一成就背后是一群“超人”

他们霸得了蛮、耐得了烦

以创新思维引领设计方案的优化与升级

让电动重卡既有强劲动力又“身轻如燕”

5月21日,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湖南省委指导、芒果TV出品的《向前奔跑的青春:我们的重卡不一般》芒果TV、湖南卫视播出。

SANY STORY

谁说电动重卡不能长跑?这些工程师让它冲破世界纪录!

一辆新能源重卡的电池容量能有多大?最长续航里程能有多长?1165度,817.5公里,这是三一重卡研发工程师叶磊和团队给出的答案。2023年6月,由叶磊担任正向底盘项目执行的三一魔塔1165电动牵引车道路首航正式发车,一举拿下全球新能源重卡最长续航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自入行以来,叶磊及其团队一直怀抱梦想、脚踏实地,在创新研发的路上敢想敢为,出色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挑战,为中国智造注入青春能量。

“霸得了蛮、耐得了烦”

直面质疑、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次充电,征战817.5公里”。三一魔塔1165电动牵引车以超15个小时的极限挑战跑完从长沙到深圳全程高速,成功挑战1次充电行驶超800公里全球最长纪录,开创了国产电动重卡长距离运输“零”的突破。这一成就的背后,凝结了众多工程师的心血,其中就包括研发核心人物——叶磊。

2019年三一启动电动重卡的研制,当时世界卡车巨头们也在尝试电动化,中国人首次与外国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叶磊听到了很多对“1165度、续航800多公里的电动重卡”这一设想的质疑。面对这些声音,他直言,“霸得了蛮、耐得了烦,不管这个东西在别人看来有多难,反正我就往前干。”

要做好研发工作,实地调研是第一步。叶磊在调研中发现,重卡研发的主要矛盾在于电池体积大,车身也随之增大,这会对装载空间和整车重量产生影响。面对这一核心问题,叶磊迎难而上。他带领团队尝试了多种电池安装方式,从底盘安装到后背安装,再到后背与底盘结合的安装方式,不断进行设计方案的迭代。

最终,叶磊和同事们巧妙地借鉴了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设计理念,创新性地将电池布局在整个底盘上,从而最大化地利用了有限的底盘空间。这一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框架,使得这辆重卡的底盘与电池合二为一,不仅大大提升了车辆的动力,还成功实现了车身的轻量化。

创新研发设计,不仅提升了重卡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能给司机师傅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叶磊关心的头等大事。叶磊计算出,如果一辆新能源重卡一年行驶25万公里,一年能够节省28.79万块钱。

“不创新就会落后”

搭载重卡到达任何有需要的地方

“我们的能耗数据做的怎么样了?”叶磊问道。“我觉得这个方案还不够好。”他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简单来说,叶磊的工作就是与公司的各个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重卡研发工作的顺利推进。叶磊幽默地说,“有时候忙到可能要分身,你才能去真正地把这些活都干完。”

2018年,叶磊离开郑州回到长沙,投身于三一重卡的项目中。仿佛是命运的巧合,他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三一重卡多个“第一”的诞生。从三一重卡的第一辆电动重卡,到第一辆氢能源重卡,再到量产的第一辆电动重卡,甚至全球续航最长第一辆电动重卡,以及三一集团即将进军欧洲第一辆电动重卡。这些突破性的项目背后,都有叶磊忙碌的身影和不可或缺的贡献。

其中,三一集团进军欧洲的第一辆电动重卡,是叶磊最近面临的新挑战。他热情地向远道而来的欧洲客户介绍工厂的情况。这座高度智能化的超级工厂,正是生产这批欧洲订单的核心基地。从钢板进厂到整车出厂,全部流程高度自动化,效率惊人,最快仅需4分钟即可诞生一台重卡。

“不创新就会落后”是叶磊铭记在心的信条。对于他而言,魔塔1165的最长续航只是起点,要给这家伙装上智慧大脑,让它开启智能驾驶,那才带劲。

眼中有光,逐梦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千千万万个如叶磊一样的青年们,他们以敢想、敢做、敢担当的魄力,以创新为引擎,勇毅前行,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正推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

图文来源:芒果TV

创建一流企业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贡献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