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订阅
“以路衍产、路衍反哺”,正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重庆市梁平区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立足区位与交通优势,深入探索路衍经济发展新机制、新模式,全面服务梁平三大主导产业体系,为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提供了坚实支撑。
梁平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8个乡镇。作为国际湿地城市、西部预制菜之都、西部低空之城、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板块,具备发展路衍经济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路衍经济发展迎来多重利好。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促进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2024年2月,重庆市印发《重庆交通强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培育壮大交通经济新业态”,并明确“以交通干线为依托,大力发展路衍经济”。目前,由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导、重庆市公路事务中心牵头编制的《重庆市全域路衍经济发展规划》也已通过验收评审,为区域路衍经济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在交通建设方面,梁平区公路总里程已达5233公里,路网密度达277公里/百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三高两铁一机场两国道六省道二环七射多联线”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梁平区先后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重庆市示范县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其中“二环路”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路”,“渔米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梁山驿”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路网效益与文化内涵实现同步提升。
创新工作思路,推动路衍经济体制机制完善
体制机制创新是路衍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梁平区通过建专班、提能力、优环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治理效能,为路衍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做法
首创路衍经济发展工作专班 为解决发展路衍经济综合统筹协调问题,重庆市梁平区于2023年8月成立路衍经济发展工作专班——路衍经济统筹办公室,并配备3名专职骨干,专注服务市场主体与产业发展。随后召开“梁平区路衍经济发展工作动员部署会”,向20余家区内外企业和交通系统全体职工宣贯梁平区企业培育、引进政策,深入阐述路衍经济重点工作内容,号召企业全力支持路衍经济发展。
提升职工服务能力水平 印发《重庆市梁平区交通系统“三项重点工作”提升年实施方案》,将法治交通建设能力提升作为2024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全力推进,并举办“法治能力提升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邀请高校经济专家授课,鼓励专班成员考取市委党校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向市级组织部门推荐专班成员作为重庆市“三峡之光”访问学者,选派骨干赴西南交通大学脱产研修,鼓励干部攻读经济类研究生及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多重路径,全面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多措并举优化交通营商环境 印发《重庆市梁平区提升服务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实施方案》,根据交通职能职责,结合路衍经济发展和运输服务等重点任务,积极服务交通运输市场主体,集中精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拟定送审《行政处罚(处理)案件撤销管理规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应用“勤务通+执法记录仪”“互联网+监管”平台等科技手段,推动信息化执法能力有效提升,实现执法数据智慧共享。
发展成效
行业主体权益得到保障 组织9家货运企业成立工会,以及区内10家小型货运企业成立联合工会。对接区妇联,筹备成立快递、网约车、货运行业妇女联合会,为女性从业人员提供多维度关爱。建成梁平交通暖“新”驿站,为货运、网约车司机提供多项基本服务保障。
服务企业能力有效提升 2023年以来,分别帮助3家建筑业企业、5家服务业企业完成资质以上和规模以上入库。依托梁平区企业服务“四单一书”系统等方式对接处理10余家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及个人报废更新货车50台,目前,已为货车司机累计补助资金235.4万元。高效配合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梁平交通行业普查任务。
依法行政水平有效提升 2024年法制审核纠错病案(错案)10件,按流程撤销行政处罚决定、退回原缴纳罚款共计1400元。实现行政司法协作良好互动,2024年递交非诉强制执行42件,占全区行政非诉案件71.4%,执行结案率达到78.5%。
推进招商引资,激发路衍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梁平区以战略性眼光布局未来发展,一方面借力梁开高速等重大基建项目成功引进优质央国企,实现“建路兴企”;另一方面则激活梁平机场资源,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梁平机场停机坪
主要做法
项目招商 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重庆段)项目建设模式为PPP模式,于2020年底启动、2023年底交工通车。在建设期间,梁平区深入谋划依托重大建设项目开展地企合作,拟引进联合体成员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两家大型央国企落户梁平。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梁平区交通运输委员会牵头与企业开展多轮招商谈判,草拟合作协议,历经多部门讨论、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常委会等程序高效推进引进事宜。
低空招商 重庆梁平机场始建于1928年,于2018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同意开展通用航空业务。2019年10月,在梁平区交通运输委员会牵头下,重庆通用航空产业集团机场有限公司与梁平区属国企共同出资成立重庆梁平机场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对梁平机场进行运营管理,后于2020年8月取得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正式运行。梁平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机场运营以来,依托良好的机场硬件设施和空域条件,推进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并持续发展低空制造、物流、文旅等多细分领域业务。
梁平至黔江通航飞行
发展成效
引进施工企业 梁平区积极引进施工企业,实现了“建一条路落户两家国企”的良好局面。2023年8月,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梁平区成立中铁十五局集团西南工程有限公司,这是近年来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引进的唯一工程类央企。此外,2022年底重庆市属国企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庆巨能建设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由重庆市渝中区整体搬迁至梁平区。自两家企业落户梁平至今,在重庆域内外累计承揽工程30余项、合同金额超120亿元。
低空经济发展 梁平区牵头引进10余家通航企业,开展飞行驾驶培训等10余项通用航空活动,陆续开通梁平至黔江等5条通航短途运输航线。近期,梁平区成功引进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总投资50亿元特种飞行器智慧工厂项目,上市企业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家公司建成运行,西部低空之城CAAC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正式运营,成都浩孚、山东龙翼等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梁平“西部低空之城”的品牌辨识度与口碑得到显著提升。
服务乡村振兴,“二环路”以线带面兴盛路域产业
依托“二环路”的交通优势,梁平区积极盘活路域资源,培育新兴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与发展动能。
▲梁平“二环路夜景。邓志刚 摄
主要做法
科学部署高质量完成建设 2014年,梁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2016年撤县设区)先后审定通过“二环路”建设方案并作出相关决定,同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工程。梁平县交通局通过向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详细汇报和积极争取,最大限度获得上级政策和补助资金支持。在建设阶段,发挥领导和牵头作用,成立建设指挥部,下设5个项目组和1个技术组,负责资金筹措、项目协调、技术指导、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2016年6月,“二环路”建成,总投资约3亿元,全长约91公里,途经区域面积总和、惠及总人口均占全区总量的1/3,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为“全国美丽乡村路”,发展成效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争取沿线支持协同推进 “二环路”建设期间,通过调研座谈、召开党员大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讲政策、做解释,广泛宣传“二环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得到村民大力支持。按照“一事一议”程序,短期内完成土地调整、青苗及林木移除等工作。镇街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职工大会、工程建设推进会,对本区域公路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沿途镇街、村组对公路建设的质量、安全抽查督促,协助施工单位着力解决施工中突发问题和特殊情况。
有效运营管理发挥效能 “二环路”建成后,梁平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及时跟进,在沿途开通客运,修建停车场、观景台、公共厕所、露营基地等,保证游客需求。对沿途场镇进行绿化,在各个路段修建文化石及观景平台,把沿途地域文化、历史底蕴等元素融入其中。“二环路”两侧规划栽植银杏树、水杉树、石竹梅、金鸡菊等花草树木,切实营造绿色生态的路域环境。此外,高效利用建设期遗留的闲置土地,积极发挥旅游和产业经济效应。
骑行二环路
发展成效
助力“低空飞行”旅游经济 梁平区整合二环路路域闲置土地,建设重庆梁平低空飞行营地,占地2400平方米,拥有优质草坪软式跑道和自由飞行区域,经营系留式热气球和轮式动力滑翔伞两个游览观光项目。自2025年初正式揭牌运营以来,滑翔伞飞行超2000架次,热气球飞行超950架次,载客超3000人次,实现收入超240万元。
梁平低空飞行营地
服务地方特色产业 梁平区依托“二环路交通体系,安胜镇“万石耕春”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乡村,“万石耕春”公路观景平台被确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重庆市主会场、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永久会场。中国三大名柚之一的“梁平柚”持续发力,“中华•梁平柚海”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开发柚见酒等涉柚系列产品20类100余种。建成100亩柚子博览园,连续成功举办8届长江三峡(梁平)国际柚博会,极大地提高了梁平柚知名度、美誉度。
“中华梁平柚海”合兴柚园
服务现代农业产业 依托“二环路公路网络,整合流转400余亩土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建成重庆数谷农场。项目一期总投资9600万元,年可生产高品质蔬菜600余吨、加州鲈鱼180吨,可实现产值1770万元。每年可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600万元。带动周边3个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促进1.5万农户增收,大力助推“农业强区”目标实现。
发展文化经济,“梁山驿”持续激活交通文化产业
梁平区打造“梁山驿”项目,通过对废弃建筑的改造与交通文化的深度挖掘,建成了一个功能复合的交通文化服务区。同时,在民宿运营、文化传播与产学研融合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激活地方交通文化产业的典范。
“梁山驿”古道文化景观
主要做法
变废为宝重塑空间 梁平区利用百里竹海景区提档升级之机,将废弃的竹山完小改建为梁平交通历史文化展览馆(又名“梁山驿”公路服务区)。“梁山驿”公路服务区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10亩,建筑面积约3亩,已于2019年6月正式运行。在建设过程中,完整保留了学校废墟建筑,维持原建筑整体格局与尺寸,将原教师楼进行适当改造,高质量打造“梁山驿”主题民宿。同时,利用旧桥拆除石料重现本地交通文化诗词文章,让古老的文化在新的载体上焕发生机。
“梁山驿”主题民宿
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交通文化 “梁山驿”交通文化展览展示馆由“梁山驿馆”展厅、千古碑林、“梁山驿台”荒墟文创、“梁山驿轩”图书馆等功能区组成。通过南宋诗人陆游的梁平印象、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长江流域旅行记》记载、“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杨利伟的梁平印象,以及修路碑、指路牌、摩崖石刻、筑路工具,各时代公路里程碑、照片、仿真模型等实物,全方位展示交通变迁,被誉为梁平千年交通文化集大成者。
高效宣传注重传播 自主设计“梁山驿”logo,代表梁平因交通引发的千古变迁,目前全套logo已申请知识产权和注册商标。开行“梁山驿”主题公交和旅游线路,以鲜活形式传承文化。持续运营“梁山驿”微信公众号4年来,被《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60余次,发布专题视频20余个,主题稿件50余篇。
“梁山驿”logo
发展成效
民宿运营成效显著 “梁山驿”民宿获评“全国乙级旅游民宿”“重庆首批金牌民宿”等荣誉。年接待住宿1000人次,年运营收入20余万元,累计总接待量超1万人次。同时,联合墨林竹院、星空露营基地推出“古道探秘+星空研学”联票,“淡季做培训、旺季接游客”策略成效显著,2024年承接党校等机构培训住宿400余人次,实现淡季营收增长15%,目前该模式已入选《成渝地区民宿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集》。
产学研用深度融入 2024年2月在“梁山驿”揭牌成立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党校和美乡村学校,先后举办7期区级培训,承接区内外主题培训班28期。学校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产出成果12项,孵化产业项目8个。其“文旅研学+人才培养+产业孵化”模式获重庆市委、市政府肯定,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的创新样本。
“梁山驿”交通文化展览展示馆
交通文化成果丰富 “梁山驿”以川中大路为核心,全力挖掘东向出川古道的文化价值,为交通文化研究贡献了重要资料。承办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化活动30余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文化活动10余场,主办文化研讨和文创活动50余场次。打造“梁山驿”系列文创产品,形成论文10余篇,创作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成功树立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古道文化核心品牌的形象。
“路衍经济”发展实践存在的问题
路衍经济政策协同性不足
全国层面缺乏统一的路衍经济发展规划,导致地方政策碎片化。虽然重庆市级层面正在制定路衍经济发展规划,但迟迟未能正式出台,未能实现交通与产业规划的系统衔接。
要素保障不足制约规模化
缺乏路衍经济重点领域专项融资工具,社会资本参与激励不足。大部分公路沿线区域处于永久基本农田区域或生态管控区,开发因政策限制难度大。
服务业态能级提升受限
未细化低空物流与公路运输协同的规划,“航空+公路”应急物流网络难以落地。普通公路服务区功能单一,以停车、如厕为主,未与沿线文旅、农业资源有效融合,资源利用率不足。
梁平区“路衍经济”未来发展思路
强化保障夯实发展支撑
推动出台《梁平区路衍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准入、用地保障等配套政策,形成“1+N”政策体系。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交通运输市场主体能力,激发路衍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路衍+低空”构建立体交通生态
在产业园区周边布局无人机起降场,开通“机场—乡镇”低空物流航线,衔接农村公路形成“30分钟应急配送圈”。串联景区开发“公路自驾+低空观光”产品,在国道318线、国道243线沿线服务区设低空体验驿站,打造复合型旅游线路。
支持发展网络货运平台经济
积极引进国内大型网络货运平台企业落户梁平,助力梁平数字经济发展,以“轻资产运营”模式贡献财政税收,共享货运信息服务低空经济发展。
推进盘活路衍存量资产
破解公路养护站房使用率难题,探索新型交通驿站模式。以“G318美丽公路”“二环路”“渔米路”等公路为IP,打包相关项目形成“梁平路衍经济综合体”,推动符合条件的公路资产证券化,实现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多元化利用路域闲置土地,激活土地经济价值。
推荐阅读
中国公路新媒体交流群
添加小助理,邀请入群~
文/重庆市梁平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胡晓中
重庆市梁平区交通运输委员会路衍经济统筹办公室负责人 唐康皿
责编:苗挺节
校对:程子研
审核:余大鹏 谢博识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