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落实“好房子、好小区”工作,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11月20日-21日,“好房子、好小区、好服务”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协会领导、专家、地产企业及产业链企业齐聚一堂,交流研讨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次论坛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协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分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地产与物业委员会承办。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原司长张其光、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领导沈月祥、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曹胜昔、陕西省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宫雅玲、天津大学高校物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杨书元以及来自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地产与物业委员会的智库专家等近2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行业引导: “美好住区”建设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发表了题为《美好住区建设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对“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的房地产发展方向进行了解读。他强调,“好房子”不能止步于物理空间,应自然延伸至“好小区”与“好服务”。他系统性地提出了“美好住区”的五大核心内涵:一是居住舒适:保障适宜的温度、湿度,低噪音及洁净的室内空气;二是配套齐全:在传统设施基础上,增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健身房、宠物设施等;三是环境美观:注重建筑美学、绿化搭配与人车分流,提升视觉与情绪价值;四是服务高效:通过物业管理提供品质化、便利化、多样化的生活服务;五是邻里和睦:通过公共空间建设、社群活动及矛盾化解机制,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此外他还透露,中国房协正在组织起草《美好住区评价标准》,以期将“美好住区”从小范围试点推广为行业的共同行动。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领导沈月祥主持论坛。他指出,好房子是基础细胞,好小区则是基本单元,是好社区的重要组成、好城区的根本支撑。相较于好房子,好小区包含要素更加全面、空间更加广阔,不仅房子要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还应当有完善的配套、良好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服务。
河北省工程勘设计大师曹胜昔在论坛上做了题为《智慧赋能“好房子”全生命周期建设–“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的主题讲话,她在讲话中指出绿色、智慧等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居住舒适度”,需避免技术堆砌,厘清舒适、节能与低碳的主次关系。同时好房子的落地需要强有力的法规保障与跨部门政策协同。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分会秘书长朱彩清介绍了《美好住区评价标准》的编制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她指出,标准编制已阶段性成果,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40个涵盖新建与改造的典型案例。下一步,协会将甄选案例并提供技术服务,通过组织全国性交流,推动“美好住区”实践发展。
市场实践: “好房子、好小区”前沿成果论坛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力量。中国金茂、中海发展、绿城中国、华润置地、中建玖合、万科山东公司、三三德玖、天津京选云、必革家等企业代表也纷纷登台,分别就AI智能构建智慧好房子、“好房子、好小区、好服务”的理念,以及好房子、好小区的研发实践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前沿探索与成功经验。论坛清晰地表明,房地产行业对“好房子”的认知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内涵正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全面延伸至住区环境、城市配套、人文服务以及个性化的美好生活体验。即美好住区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价值重构:从“硬件”到“软硬结合”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户型、地段、装修,扩展到由科技、服务、社群、运营构成的综合生活体验。房子是“硬件”,而持续的美好生活是需要运营的“软件”。
科技深度融合:从“单点应用”到“全链条赋能”。 AI、数字化不再是营销噱头,而是正深入设计、建造、管理和家居生活等全链条,成为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实现产品差异化的核心驱动力。
角色转变:从“开发商”到“生活服务商”。企业普遍将自身定位从“空间建造者”升级为“城市空间综合服务商”或“美好生活运营商”。这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强调与用户建立长期的联系,提供房屋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
此次活动让与会代表系统了解了好房子建设、绿色低碳建筑、智能建造、智慧家居、高品质建材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创新产品和典型应用案例,引发了代表们的浓厚兴趣和高度评价。代表们纷纷表示,将在后续项目开发中研究借鉴行业创新成果,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落地应用,打造“以人为本”的好房子、好小区”。
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智慧,也预示着一个人居品质全面提升的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分会
联系人:刘娟、罗爱梅
电 话:18701653533、18612251393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