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助力肯尼亚农业现代化,中联重科智能农机谱写沃野新章

助力肯尼亚农业现代化,中联重科智能农机谱写沃野新章

近日,“守护蓝色星球·企业在行动”系列主题纪录片第二季《何以为帆》(非洲篇),正在湖南国际频道全球热播。节目第三集《沃野新章》中以中联重科为例,生动讲述公司如何以高性能、高品质的农机设备和完善的本地化体系,助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

在肯尼亚的纳库鲁,火烈鸟的粉色涟漪与沃野千里的青翠,共同编织着东非大裂谷最富饶的图景。面对雨季泥泞与旱季板结的耕作挑战,来自中国的农业机械正在助力当地提升土地生产力。

中联重科在当地的仓库里,工程师所罗门正在对拖拉机进行交付前检查,在这里,每一台设备出库前都要经过严格检验,这是保障农业生产的第一步。“这是110马力的机器,通常用于给农民运输农资。”他熟练地操作着。这批设备即将发往安加塔糖厂。

这个仓库大概有300台农机,主要包括拖拉机、水稻机以及插秧机。“很多肯尼亚人喜欢我们的拖拉机,因为它们动力充足,油耗低,操作简单。”中联重科肯尼亚农业服务工程师肯尼斯介绍。

肯尼亚农业人口占比高达70%,机械化不足始终是当地发展的掣肘。当传统人力遇上极端气候,当二手设备难以支撑粮食需求,高效可靠的农机已成为这片土地的迫切呼唤。

每年3-5月、9-11月是肯尼亚的农忙时节,甘蔗迎来大丰收。安加塔糖厂的物流负责人约翰正调度着数台农机开往甘蔗林。“甘蔗是肯尼亚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制糖业为肯尼亚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种植了超过一千公顷的甘蔗,购置了大约60台设备,与过去相比,现在效率和产量都大幅提升。”约翰说。

“我们的拖拉机使用在糖厂以后,在短途运输这一块,能够帮他们节省大概30%的运营成本。”中联重科海外公司东非区域副总经理朱文熹说。糖厂农机机手马拉拉也欣喜地表示:“以前靠人工搬运,现在有了机器,工作变得轻松。”

为了保障农机设备高效作业,中联重科会派驻本地服务工程师常驻糖厂,以便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中联非常贴心的一点是给我们提供常驻工程师,任何故障都能迅速处理,因为他们随时在现场。我们非常受益于他们提供的服务和支持。”约翰表示。

“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都会第一时间派驻我们在场的服务工程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对机手以及他们的维修工进行培训,从而做到以后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他们也能自行解决。”中联农机东非服务经理邓孟说,“比如肯尼亚这边气候主要分为雨季和旱季,导致泥泞路过多。机手在运输的过程中会频繁使用刹车,工厂就对刹车片进行了升级,我们也对后续发运过来的机器的制动系统进行了升级。”

“在我们进行了适用于当地需求的研发以后,客户也会认为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当地就是好用,就是耐用,就是易维修。”朱文熹说。

中联重科服务工程师肯刚从中国完成15天的学习归来:“我接触到了机器从组装、测试到装配的全过程。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让我能够把这些知识带回肯尼亚,帮助技术人员和操作员更好理解拖拉机的使用,并能够高效独立地开展工作。我相信这不仅对我的国家有益,也会为整个东非地区带来帮助。”

在他的技术指导现场,讲解声与操作声交织,“我主要培训他们安全驾驶的操作方法,因为安全是第一位的。”从中国课堂到非洲田野,知识的种子正在以最朴实的方式生根发芽。

“这确实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中联重科的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糖厂及周边地区的粮食和原料的产量,让工作变得更轻松。无论是田间作业还是使用配套农具,都变得更高效。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合作机会。”约翰说。

从科研到应用,从知识到装备,一条贯通现代农业的通道正在非洲大地延展。中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为肯尼亚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装备支撑。今天的丰收不仅是土地的馈赠,更凝聚着中肯携手的智慧与创新,中非农业合作正在书写一段属于未来的沃野新章。

来源:湖南国际频道

关注我们,新鲜资讯一手掌握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

cms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