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是您的大爱给了孩子第二次新生”

“是您的大爱给了孩子第二次新生”

李向林,这位来自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物流分公司的普通职工,用一次义举,在平凡人生中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他小心地将一封字迹工整的信折好,眼眶微微湿润。这是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转交给李向林的患者家属手写的感谢信,信中,一位河南幼儿的父母饱含深情地写道:“您的大爱给了孩子第二次新生”。这一刻,李向林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

几年前,李向林登记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的他或许并未想到,这个决定会在未来成为另一个生命的曙光。今年八月,他接到了北京红十字会的短信,告知有患者与他配型成功。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回复“同意捐献”。“当时什么都没想,只觉得能在平凡人生里做件有意义的事,是缘分。”他后来回忆道。

为确保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这个喜欢小酌的北方汉子开始了严格自律。他果断戒了酒,并有意识地减少吸烟。家人的支持无声却温暖,妻子变着法子做营养餐,贴心的女儿还在他烟盒里塞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爸爸少抽一根,就能多救小弟弟一点。”

十月份,造血干细胞采集前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李向林开始连续接受动员剂注射。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骨痛、头痛、腰背疼痛的反应时有发生,但每晚与家人视频时,他总是笑着说“没事”。

10月24日,完成最后一次动员剂注射的李向林平静地走进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四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中,他全身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了一万多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循环了两遍多,而他的母亲一直守在医院楼下,默默为他加油打气。

随着一袋23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采集出来,李向林成为全国第21315例,北京市第7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看着那袋珍贵的“生命种子”,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宾馆休整两天后,李向林悄然返回唐山,随身带回了一个刻着“北京市第77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字样的玻璃瓶。那是他捐献时使用过的盐水瓶,是这位河钢汉子爱心奉献的见证!

根据相关规定,捐献双方有两年的“静默期”。而值得期待的是,如果两年后双方都有意愿,红十字会将会为他们安排一次温暖的会面。“留着作纪念,也许有一天,能亲自把这个关于生命接力的故事,讲给那个有缘的孩子听!”李向林说道。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无私与奉献。

供稿:张磊 王立成

编辑:韩嘉昌

分享、在看与点赞

点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