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际,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正处于资源接替瓶颈期。作为承担着矿业公司三分之二精矿粉产量任务的“压舱石”,这不仅是一场责无旁贷的使命之战,更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成功的攻坚之战。
化压力为动力,水厂铁矿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主动求变,按照“源头挖潜、过程提效、末端降损”的组织理念,从做稳保供链、做优生产链、做全回收链,全链条出击加强资源保障,开辟了一条从瓶颈中破局、在考验中突围的奋进之路,筑牢“钢铁粮仓”资源根基。
做稳保供链:多维挖潜 拓宽供矿新空间
多年来,水厂铁矿以“最大限度挖潜资源”为目标,打破传统开采思维局限,按照“应采尽采”理念多点发力,确保原料供应稳定。“十四五”期间,水厂铁矿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反复斗争,突破了内外部复杂环境的重重制约,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精神,吹响难题攻坚“冲锋号”。
2021年初开始谋划,把解决西南端帮开采难题作为资源挖潜重中之重。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原则梯次推进。经过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努力,西南端帮挖潜取得较好效果,为下一步规模性开采创造了条件。
广泛开源,2024年8月,水厂铁矿开启采场东帮上盘滑移体治理工程,将治理过程与深挖资源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采用“微爆破、勾机、小型钻机”配合的方式进行削坡,顺利完成滑移体治理,同时挖潜矿石25万余吨。
“十四五”期间,水厂铁矿拓展11个挖潜点位,共计回收矿石910余万吨,有效弥补后露采时期产能衰减,确保供矿能力保持稳定,露天生产年限由2027年延长至2030年。
做优生产链:双擎发力 激活打产提效新驱动
锚定“打产提效”关键目标,水厂铁矿精耕细作,以“双擎发力”蓄势赋能,全域统筹优化采矿流程,技术创新升级选矿效能,确保生产高效联动。
全域统筹优化采矿组织,聚力攻坚高打总量
“十四五”期间,水厂铁矿完成采剥总量超2亿吨,超规划完成任务,得益于“全域统筹,让设备效能最大化”的整体思路。
更新部分采矿设备,引进7台拖电勾机和24台电动宽体矿车,促进绿色生产降碳减排、采装运输顺稳运行。
以经济高效运行为主线,统筹采场全域提效。爆破工序,创新孔内分段微差三维爆破技术降低爆破粒度,提升爆破质量。采装工序,实施电铲、勾机最佳采装法,提升正规采掘水平与采装效率。运输工序,合理规划矿岩流向,高打东排效率缩短矿车综合运距,创新电动矿车重载下坡省电模式提升运输效率。
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搭建采矿一体化管控平台,牙轮钻机精准定位,穿孔米道自动采集,单体设备智能调度,铲装工序衔接更加紧密,研发智能翻卸系统取消人工指挥,实现铲装运卸全流程高效自主运行。
创新引领选矿技术升级,数智转型改进效能
促进工艺工序升级。破碎工序,优化粗中细三级排矿口,实施破碎比前移,促进“多破少磨”;改造升级2台中破机、6台细破机,优化破碎粒级。磨矿工序,推广70台小抓斗电振给矿器,稳定球磨机台效。将一次球磨机球径缩小至110mm,提高球磨机充填率,提升磨矿效率。磁选工序,改造70台磁选机给矿箱,保证布矿均匀,充分选别提效率。
推进智能选厂建设。实现全流程一键经济启停,从粗破翻卸到尾矿输送开发32个智能调控模型,推进全流程自主调控、无人化操作,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生产运行高效化、能源消耗精细化。
“十四五”期间,球磨台效屡创新高,由179.2t/h提高至188.16t/h,生产精矿粉近1200万吨,确保了公司保供大盘。
做全回收链:极致降损 构建资源利用新闭环
树立“过紧日子”思维,大力推行极致降损,按照“应收尽收”原则,从排岩、尾矿和建材产线三个“出口”加强回收,确保资源“吃干榨净”。
排岩系统“精调”回收干选矿
精细调整磁滚筒技术参数,将分料器水平距离从850mm调整到1000mm,控制300mm直径矿石落点。借助信息化手段精准定位磁滚筒磁偏角,确保磁选效果最佳,干选矿石品位提升至21%。“十四五”期间排岩系统回收干选矿810余万吨。
建材产线“扩容”回收干选矿和粗精矿
建材产线分两条路径回收矿产品。一是建筑砟产线分选干选矿。实施干选工序增容改造,增设一条带宽2米的干选回收胶带机,提升回收效果。二是建筑砂产线分选粗精矿。实施磁选机扩容改造,更换4台磁选机增强处理能力;实施粗精矿处置改造,取消勾机、矿车、铲车倒运上料环节,年节省成本超280万元。经改造,粗精矿、干选矿回收能力明显提升。
选矿工序“升级”充分利用金属
选矿工序,矿石经过破碎,振动筛下进入原矿仓后一部分经磁滑轮甩尾将废石分离到废石仓;另一部分经磨矿分级后进行三段磁选生产精矿、排出尾矿。为减少金属流失,设下三道“关卡”。第一道关卡设在废石分离环节。升级磁滑轮系统,增强4#废石回收磁滚筒场强,减少金属流失到废石仓。第二道关卡设在精矿生产环节。升级17台磁选机,提升场强增强金属吸附能力;为70台磁选机安装卸矿水盒确保吸附矿物完全卸出,高效转化为精矿。第三道关卡设在尾矿回收环节。新增3台磁选机,提升弱磁矿物回收效果。经过全面升级,选矿工序金属回收率提升至83.56%。
经验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资源大矿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这是水厂铁矿筑牢“钢铁粮仓”的精神动力,干部职工顶住压力、奋力拼搏,在资源保障任务中始终冲锋在前。
二是必须坚持“用有限资源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价值观,这是资源型企业破解“保供瓶颈”的关键密码,让每一颗矿石都物尽其用,实现“寸矿寸金”。
三是必须坚持“科技驱动 数字赋能”的创新理念,这是消除企业发展难题的致胜法宝,让“技术增量”转化为“质效增量”,确保生产链条始终高效运转。
资源保障,任重道远。面向“十五五”,水厂铁矿将全力推进后露采时期资源挖潜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推进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矿业公司建设安全绿色智慧冶金矿山头部企业贡献水厂力量。
(来源:首矿网微平台)
-----------------------------------------------
免责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中矿协所有,转载需取得授权,中矿协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与交流,并不代表中矿协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有关问题,请联系中矿协(010-87767390)处理。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微信公众号ID:mmac2014)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