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钰洲启航轮(简称“钰轮”)装载1台岸桥及2台卸煤机,预计靠泊中国台湾基隆港,并卸下该岸桥。14时07分,钰轮靠泊西20号码头过程中,所载的岸桥碰到码头上的1台岸桥,导致码头上岸桥倒塌和船上岸桥受损。
近日,台湾运输安全委员会公布调查报告,本号通过港口圈了解到如下内容:
钰洲启航轮是重大件运输船,总吨位9968吨,长142.8米,宽32.25米,该船没有货舱,货物绑扎后放在甲板上运输。货物舱单显示,本航次装载的桥吊,超过该船右舷约43米,超过左舷约25米。
事发当天,钰轮原定左舷靠泊基隆港西20号码头,码头长325.6米,码头东侧末端有2台岸桥(即图中的205、206号桥式机),已升起大臂。西20号码头正对西23号码头,两个码头之间的港池宽约236米,西23号码头当时有一艘集装箱船靠泊作业,岸桥伸出码头的长度为55米(207号桥式机),港池内可供其他船舶操作的最大宽度为181米。由于钰轮所载的岸桥宽100米,导致船舶可操纵空间只剩81米,如果考虑到拖轮带缆协助拖拉,作业空间进一步缩减
事发当天是晴天,能见度良好,风力4级,基隆港处于涨潮时段,排除天气及海情原因导致事故发生
事发期间,钰轮驾驶台有4人,包括船长、三副、当值水手及引航员,另一名协同引航员未登轮。2名引航员、2艘拖轮船长及钰轮船员事故前72小时工作与休息正常,排除因疲劳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据航行资料纪录器(VDR)显示,10月14日13时12分,1名引航员登轮领航,1名协同引航员于引航船上协助瞭望,并回报该轮与码头各设施的安全距离。
13时55分,钰轮进入基隆港防波堤,引航员完成2艘拖船布署。14时整,钰轮进入掉头处(即图中圆圈所示的回船池),船速3.0节,距离西20号码头约650米。
14时05分及14时06分,协同引航员两次提醒引航员船速较快。14时06分32秒(触碰前42秒),永义引航船驾驶提醒引航员:“船慢慢往左边靠近喔”。14时06分42秒及14时06分54 秒时(触碰前20秒,船速1.9节),引航员对艉拖(船尾拖轮)指令:“船尾退开带力”和“左满舵”。
14时07分04 秒,协同引航员第3次提醒:“往前一点太靠岸喔”。14时07分14 秒,钰轮靠泊过程中,船上所载岸桥与西20号码头的206号岸桥发生碰撞。
事故造成基隆港西20号码头206号岸桥倒塌全损、西19号码头上的1个重箱、4个空箱、8个锁具箱子,及西19号与西20号码头地面多处破损。另外,钰轮装载的207号岸桥受损。事后,基隆港拒收受损岸桥,10月29日,钰轮为躲避台风提前出港返回,但遭遇巨浪搁浅,船员弃船,该轮于今年9月脱离搁浅,拖往韩国处置。
事后采访中,钰轮船长表示,没有在这种船服务过,也没有运过这么宽的货物。他曾多次提醒速度较快,引航员回答没关系。他觉得台湾引航员带船进港的速度很快,其他港口没这么快,一般快接近泊位就会降到2节以下,大概1节到1.5节左右,慢慢进才比较平稳。此外,港池内操作距离不够。
引航员表示,基隆港登轮后便要马上准备操船进港,在驾驶台和船长交换信息的时候,没有太多时间可以讨论操船的细节,没有时间去详细考虑剩余的操船空间。钰轮沒有前车(船头没有辅助操控的装置或拖轮拖带的拖点),也限制了操船的灵活度。码头的安全评估不足,西23码头当时不应停靠大型集装箱船且正在作业,西20号码头的2台岸桥放错位置。特殊货物进港停泊时,所经航道都应净空。
基隆港表示,船代事先有告知这艘船装载岸桥进港,但没有提出西22号及西23号码头需要净空的需求。码头运营方中柜码头表示,对于是否要净空,他们相信引航员的专业水平,但引航员当天没有联系。
调查报告表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1、引航员在港池外的航道或掉头处没有减速或调整艏(船头)方向,引航员和船舶驾驶团队没有使用导航仪协助监控船位及横向速度,导致引航员未能及时修正靠泊速度与角度,此外可操纵的空间受限。
2、引航员领航前未详加评估靠泊风险,领航期间警觉性不足,未能妥善评估及处置在狭小港池靠泊的风险。
3、钰洲启航轮船长未充分履行进出港安全操作规范,与引航员信息交换不充分,包括未讨论装载超宽货物的船舶特性、码头环境等关键风险因素。
风险包括:
1、引航员在缺乏完整靠泊计划情况下,执行引航任务,未警觉实际可操作空间仅剩81米,大幅增加靠泊风险。
2、船管公司未取得基隆港靠泊信息,导致风险评估未涵盖港区作业。船长进港前,未按规定进行风险评估,未掌握岸桥与码头设施安全间距等关键因素。
3、基隆港码头靠泊管理不充分,包括对装载超宽货物的船舶进港靠泊,无项目申请及审查规定;西23码头未依原计划进行净空,压缩操作空间,增加码头作业风险。
4、基隆港船舶交通服务指南仅规范特殊船舶,对载运超宽货物的船舶,缺乏项目申请及审查机制。
5、船代及中柜公司于事前完成进港申报及协商,但协商内容仅限于卸载作业安排,忽略超宽货物的风险评估。
近年来,高雄港等台湾港口多次出现港内重大水路事故,基隆港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就发生了6次船舶碰撞码头或搁浅事件,说明港口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信息来源于港口圈
起重达人
扫码报名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达人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达人”孵化计划已正式启动,现诚邀各省1位优秀、有实力的业务经理,以投资合作形式加入我们,共同打造覆盖全国的起重优品供应链生态,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或点击卡片直接购买(购买前记得咨询小客服,查询该地区是否已被预订)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