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网:四季度以来,国内板材市场在弱需求与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下持续承压,现货价格呈现趋弱态势,品种分化与区域趋同并存。冷、热价差虽阶段性修复,但终端采购意愿疲软,中间商投机需求减弱,市场交易的逻辑回归于基本面。笔者将从品种价差分化、库存结构与区域价差三个维度,阐述当前冷轧市场面临的现实压力与结构变化。
一、品种价差分化 冷轧韧性承压
进入11月份后,国内板材市场价格的下跌速度明显加快。热轧板卷全国均价在连续两周阴跌后,已降至3304元/吨;冷轧板卷价格虽同步跟跌,但跌幅相对缓和,趋势较为平缓。受此影响,冷热轧价差再度扩大,部分市场已修复至600元/吨的水平。与此同时,民营有花镀锌板卷与冷轧板卷的价格倒挂现象依然存在,主要原因是前者价格紧跟热轧基料的走势。从整体价格趋势来看,镀锌、冷轧、热轧三大品种价格普遍下跌,其中冷轧品种仍表现出一定韧性。不过,在品种价差优势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后续面临的回调压力也将与日俱增。
从市场实际成交来看,据流通端反馈,无论是冷轧、热轧亦或是镀锌,终端订单增长有限,导致采购意愿整体不强。即便价格下行、采购成本降低,下游仍无过多备货意愿,市场成交呈现不稳定态势。此外,进入四季度以来,冷、热轧价格走势趋弱,进一步抑制了中间商的投机性需求,目前市场主要依赖终端刚需支撑,整体库存压力正逐步显现。
二、社库同比增量扩大 市场信心缺失
结合近期库存数据来看,当前市场面临的供需压力依旧突出。截至11月13日,据Mysteel统计的33城市热轧板卷库存为333万吨。尽管供给端已主动收缩,库存未进一步累积,市场逐步进入“供需紧平衡”状态;但热轧社会库存仍较去年同期高出90.25万吨,且同比增量呈扩大趋势。这反映出随着冬季来临,热轧的社会库存压力仍在积累,不容忽视。冷轧方面,库存趋势虽与热轧不同,但压力同样显著。当前社会库存为133.20万吨,自十月中旬达到峰值后已连续五周下降,然而去库节奏较为平缓。目前冷轧库存同比仍高出21.8万吨,处于近三年同期高位。,整体来看冷轧与热轧的库存同比均处于偏高水平,这种结构性压力无形中加剧了市场情绪的抑制,从而使得市场信心缺失。
三、区域价差收窄 市场步入“区域自平衡”
再来纵向对比各区域市场现状,笔者选取上海(华东)、广州(华南)与重庆(西南)进行横向对比。从走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进入四季度以来,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冷轧区域价差不断收缩,此前西南区域与华南区域存在的价格“倒挂”现象正逐步改善,三大区域价格呈现相互靠拢、趋于统一的态势。各区域市场的供需平衡更多依赖于本地消化能力。在终端需求弹性有限的现状下,区域内库存去化速度表现不一。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区域价差的收窄不仅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也反映出整体需求收缩背景下,传统“资源洼地”与“价值高地”之间的套利现象正在消失。国内市场逐步转向“区域自平衡”的新阶段。
综合来看,现阶段冷轧板卷市场正经历“价格趋弱、库存高企、区域趋同”的多重压力。品种间价差虽有修复,但在终端需求持续疲软的背景下,现货价格支撑力依然薄弱;社会库存同比高位且去化斜率缓慢,市场信心进一步受挫;未来区域价差收窄则标志着国内冷轧板卷市场正在步入“区域自平衡”新阶段,资源流动性下降。短期来看,终端需求弹性有限,市场情绪回归于供需基本面,冷轧板卷价格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去库存与稳信心或成为后续市场所面临的下一步挑战。
往期回顾
铁水产量环比增加,短期铁矿石价格或震荡运行
钢坯亏超130,钢厂加大减产,钢价或震荡为主
钢材下游周报:10月全国开工项目汇总,汽车产销创同期新高
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