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42岁戴鹏宇接任五矿地产董事长,多重挑战待冲破!

42岁戴鹏宇接任五矿地产董事长,多重挑战待冲破!

市场普遍将其解读为”为退市后的整合与收缩提前布局”而非简单的到点交班

楚小强 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北京报道

港交所收盘后,五矿地产一纸公告,宣告了董事会主席的更迭。

11月13日,因中国五矿集团内部的人员轮换与继任规划安排,何剑波辞任五矿地产董事会主席及各项委员会的职务,42岁的戴鹏宇临时接任。这则看似常规的央企人事轮换,却因一个月前的私有化公告而显得意味深长。

时间回拨至10月23日,这家总资产近400亿港元的国资房企,正经历着上市以来最深刻的变革。当日,五矿地产宣布将以每股1港元的价格私有化退市,结束其30多年的上市历程。戴鹏宇这位在五矿体系内成长起来的高管,恰在此时走到了舞台中央。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此次换帅被官方表述为‘集团内部人员轮换与继任规划’,但时间点恰好落在私有化退市方案公布后不足一月,且公司已连续三年大额亏损、毛利率跌至6%左右。因此,市场普遍将其解读为‘为退市后的整合与收缩提前布局’,而非简单的到点交班。”

━━━━

新掌舵人晋升速度罕见

此番离场的何剑波,是位不折不扣的“五矿老将”。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1992年加入中国五矿集团,先后出任总裁办公室主任、战略研究室主任;2007年进入五矿地产的前身五矿建设,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2019年正式接替李福利出任董事会主席。

何剑波掌舵期间,五矿地产曾经历过短暂的规模冲刺期,销售额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达到193.6亿元和260亿元。他曾提出“向千亿房企迈进”的目标,但奈何行业步入深度调整周期,公司销售规模自2022年以来迅速收缩,并连续陷入亏损。“千亿房企”的愿景终究无法在其任内实现。

如今,何剑波壮志未酬身先退,临时接任掌舵人的戴鹏宇是何来头?

戴鹏宇现年42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管理学学士,复旦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比何剑波小了整整13岁。

2007年,戴鹏宇加入五矿地产。他之前以“海之子”入职中海地产,五矿地产是其第二个工作单位。进入五矿地产后,他曾在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多个房地产项目公司担任高管。最初在五矿地产湖南公司,后到南京公司分管营销。这一阶段,五矿地产在南京做出了几个标杆性地产项目。

2016年,五矿地产进军华南地区。短短4年时间,在华南地区参与房地产发展项目就增至7个。此时,正担任华南区域公司总经理的戴鹏宇,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五矿地产年报(2019年年报)中。这个期间,华南区域销售业绩最高实现百亿元。

外界赫然发现,这时的戴鹏宇,另一重身份已然变成了五矿地产副总经理,委任时间是2020年3月。

更令外界侧目的是,这一年戴鹏宇只有37岁,是五矿地产当时最年轻的班子成员。年纪轻轻就坐上央企上市地产旗舰平台的副总经理,可谓少年得志,职场罕见。

至此,戴鹏宇的职业生涯开始从地区项目公司步入五矿地产集团总部。

又过了5年,戴鹏宇再获晋升,于2025年5月接替退休的刘波,正式出任五矿地产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负责公司运营管理部及营销管理部事务。彼时,五矿地产透露了他的薪酬情况,2025年度薪酬115万元,包括薪金、津贴、退休金计划供款及花红。

上任董事总经理后,戴鹏宇迅速展现务实作风。2025年7月拜会中铝资产;8月又与汕头市政府领导会谈,主题多围绕“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直至此番晋升五矿地产掌舵人。

不过,目前对戴鹏宇的任命是“代理董事会主席”,五矿地产在公告中称“直至正式委任新董事会主席为止”。这一临时性的表述,也给这次权力交班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据接近五矿地产地产相关人士表示,其进步应该是各种综合因素使然,具体不方便透露。

在柏文喜看来,“42岁在央企体系中属少壮派,既可保证精力与冲劲,又因资历尚浅,更多扮演‘看守内阁’角色,方便母公司未来视改革进度再行定夺。”

对于戴鹏宇接任掌舵人后的下一步动作,柏文喜认为,综合判断,他会延续“先活下去”的收缩策略,侧重营销去化、成本控制和债务展期,短期内难有颠覆式调整,但执行效率和落地能力有望优于前任。

━━━━

退市背后的业绩困局

在目前行业形势下,五矿地产正处在艰难时刻。单看财务数据,勾勒的便是一幅颇为严峻的业绩图景。

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房地产发展项目计提的存货减值及财务成本的增加,导致五矿地产2024年净亏损37.48亿港元,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高点骤降至2024年的79.54亿元。

进入2025年,五矿地产上半年业绩依然处于亏损,净亏损规模为5.80亿港元。

一系列不尽如人意的数据,让五矿地产盈利端和资金端的承压态势,成为摆在戴鹏宇面前的难题。“毛利率跌至6%,低于行业龙头15–20%的区间,售价与建安成本倒挂风险仍在,若继续低价去化,亏损可能扩大。”柏文喜表示,连续亏损也让公司在手现金持续被消耗。退市后失去公开市场融资功能,只能依赖母公司输血和银行授信,偿债高峰压力集中。

事实上作为公众公司,五矿地产已失去上市平台的优势及意义。过去一年,五矿地产日均成交量仅44万股,粗略计算的日均成交额不足30万港元,流动性几乎枯竭,公司股本融资能力已非常有限。

私有化完成后,公司不再需要面对公众股东和独立信披压力,董事会层面更利于与集团内其他地产平台做深度整合。

“戴鹏宇接过的是‘盈利、现金流、债务’三条线同时承压的‘细红线’局面,短期内最大考验是‘不断血’,中期则要看其能否在集团主导的资源整合中,为五矿地产争取到可持续的项目、资金和人才配置。”柏文喜表示。

市场传言五矿地产与集团内其他平台的整合一事由来已久,有说法称2025年年底要完成合并。不过,目前对参与合并的主体说法不一。一种是五矿地产、中冶置业、五矿信托三者合并;另一种说法是五矿地产与中冶置业合并。

在外界看来,五矿地产与中冶置业合并的理论基础很充分,同为中国五矿集团旗下地产平台,整合后可以避免内部竞争、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两者合并后资产规模将显著提升,能在央企地产商中占据一席之地。

整合要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对五矿地产而言,中冶置业是母公司中国五矿集团体系内的同业平台,两者业务区域重叠、产品系趋同,整合需要面临项目归属、人员去留和债务分摊的再分配难题。”柏文喜指出。

与此同时,中冶置业自身也深陷业绩困境。2025年上半年,中冶置业实现营业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43.85%;发生净亏损17.77亿元。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