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致敬奋斗者|以分毫之功,守护万千通途!

致敬奋斗者|以分毫之功,守护万千通途!

在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执画笔,却在大地上标定坐标;不事雕琢,却用数据为时代工程筑基。测量员李宇,便是其中一员。十年来,他以脚步丈量经纬,用仪器洞察毫厘,于无声处,刻下了属于这个时代建设者的坚实印记。

毫厘之间的守望

破晓的工地还笼罩在薄雾中,李宇已俯身在全站仪前,那双略显粗糙的手轻柔地调整着旋钮,长年野外作业在他额角刻下了细密的纹路,可他的目光始终如初专注。“测量是工程的眼睛,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每一个数据,他都要反复核验三遍;每一次放样,他都在现场守到最后一刻。十年间,他为自己立下的精度标准,始终严于规范要求的一半。这份近乎固执的坚持,让他定位的桥梁衔接如榫卯般精密,隧道贯通误差始终控制在毫米级,连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都不禁赞叹:“李工的数据,就是工程的‘定海神针’。”

科技赋能的破局者

在传统测量方法已驾轻就熟时,李宇却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他自学无人机操控,研究点云数据处理。第一次操作无人机测绘时,他在工地守了整夜,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逐渐清晰,他眼里闪着光,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形状。在某跨江特大桥项目中,他力排众议引入倾斜摄影技术。那三天,他白天操控无人机多角度采集数据,晚上泡在临时板房里比对分析。最终,测绘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五分之一,精度却显著提升。他不仅掌握了新技术,更让新技术在实战中创造了价值——团队施工效率提升15%。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李宇深知,真正的工匠不仅要成就自我,更要照亮他人。白天,他是工地上的“活地图”,安全帽下那张晒得黝黑的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容;夜晚,他化身书斋里的“求知者”,在两年内接连拿下两个专业的一级建造师证书。问及为何如此拼搏,他朴实一笑:“这一行,一天不学就落后。”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自己十年的经验倾囊相授,耐心指导年轻同事:“别急,手要稳,心要静。”他牵头编写的《测量标准化操作手册》,已成为团队人手必备的“操作宝典”;他传帮带的十余名技术骨干,如今已在各个项目中挑起大梁。

从青涩学徒到行业标杆,李宇的十年,是用双脚写在大地上的诗篇。那诗里,有清晨仪器上的露水,有深夜图纸前的灯光,有贯通瞬间的欢呼,也有年轻人喊他“老师”时眼中的光。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正是千千万万个“李宇”,以毫厘不差的执着、以永不止步的求索、以薪火相传的担当,铸就着这个时代的坚实底座。

供稿:路桥公司

作者:王 博 吴柄序

编辑:刘文生

审核:李 敏 贾慧杰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