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6.9万亿元!楼市重要发布

6.9万亿元!楼市重要发布

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楼市仍在调整中。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房地产数据,多项指标显示,经历4年下行调整后,当前房地产市场规模已基本回落至2009年以来低位,正处于回稳的关键阶段。

销售端,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同比下降9.6%。

房价端,10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5%,跌幅比9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2.6%,跌幅收窄0.1个百分点,已连续12个月收窄。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7%,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5.4%,跌幅扩大0.2个百分点。

投资端,1~10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7%,并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下拉全部投资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结构因素看,房地产投资在整个投资当中占比较高,房地产行业调整对投资增速下拉作用比较明显。此外,部分行业投资增长动能不足在客观上也影响投资增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当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他进一步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

房价仍在调整

当前,房价整体仍处于下行通道。

从新房市场看,10月份,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分别环比下降0.3%和0.4%,降幅均与9月份相同。而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这说明,10月份70城环比跌幅扩大,主要是受三四线城市新房价格跌幅扩大所影响。

在重点城市中,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与9月份持平;北京则由9月份的上涨0.2%转为下跌0.1%;广州下跌0.8%,跌幅扩大0.2个百分点;深圳下跌0.7%,跌幅收窄0.3个百分点。

70个大中城市中,有6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比9月份增加1城。具体来看,上海上涨0.3%;沈阳、乌鲁木齐、韶关均上涨0.2%;杭州、合肥均上涨0.1%。与9月份相比,北京、长春及惠州均由涨转跌。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7个城市新房价格保持同比上涨,分别是上海(5.7%)、杭州(4%)、乌鲁木齐(0.9%)、成都(0.7%)、南宁(0.6%)、宜昌(0.5%)和合肥(0.4%)。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类房价表现坚挺的城市特征非常清晰,即年轻人导入速度快。上海、杭州、成都和合肥等城市,成为本轮房价稳中向好的示范性城市。这反过来也要求各地做好年轻人的住房保障工作。调研发现,近期各地在推动好房子建设中,主打年轻友好社区和住房项目,以促进好房子与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

在庞大的挂牌量及新房“好房子”供给的冲击下,二手房价格跌幅更显著,面临的“稳房价”压力也更大。

从环比看,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0.9%和0.6%,降幅均比9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但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一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4.4%和5.2%,降幅分别扩大1.2和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4.7%、3.4%、6.4%和3.3%。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下降5.7%,降幅与上月相同。

70个大中城市中,二手房价格环比已持续两个月全线下跌,显示出各类城市二手房价格仍在深度调整。

从同比跌幅排名来看,成都(降1.5%)、杭州(降2.4%)、西宁(降3%)、南充(降3.1%)、深圳(降3.3%)、上海(降3.4%)、天津(降3.4%)、海口(降3.5%)等城市的二手房价格跌幅相对较小,相对更为坚挺。

据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观察,近期市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业主大尺度降价出售的意愿有所下降,挂牌量攀升态势开始缓解,售转租的比例上升,法拍房清仓率也开始攀升。

他认为,随着投资于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等政策逐步落地,新市民、年轻人在本地落地扎根的积极性上升,对低总价、区位优的二手住房需求将随之增长。在全国及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已连续两年上升背景下,二手房价格同比环比跌幅扩大的趋势有望缓解。

━━━━

楼市“主动收缩”

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大幅下滑,已成为制约全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8914亿元,同比下降1.7%;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1%,制造业投资增长2.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形成鲜明对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低迷,还拖累了民间投资。1~10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0.2%。

从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几个指标看,1~10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9.8%,降幅比1~9月扩大0.9个百分点;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4%,降幅持平;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6.9%,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

李宇嘉分析称,当前这种下行不仅是市场交易端转弱导致行业被动收缩的结果,更是主动为之,即积极推动房地产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型,通过上游供给端收缩来平衡下游供求关系,以实现“止跌回稳”的新阶段,必须要严控增量。考虑到住房发展新旧模式的过渡期较长,若继续加大开工、卖地与投资力度,必然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增加企稳难度。

房企资金面仍未改善。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8853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较1~9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8%,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下降10%,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定金及预收款下降12%,降幅扩大1.7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下降12.8%,降幅扩大2.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融资与销售回款双双承压。

销售端的持续低迷是资金紧张的主因。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和9.6%。10月份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614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7.9%;销售额5977亿元,环比下降27.7%,市场活跃度明显不足。

尽管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但同比仍上涨3.3%,库存压力仍存。

楼市止跌企稳仍需要进一步发力。李宇嘉建议,下一步,除行业自身继续通过供给收缩来平衡供求关系外,更应跳出房地产来看问题,从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等宏观基本面入手,修复房地产发展的内生动力。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