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75周年。作为中国五矿的骨干子企业,上海宝冶自成立以来,便将“为国而生、为国而强”的信念融入血脉,是中国最早从事冶金工程建设与总承包的“国家队”之一。七十余载栉风沐雨,上海宝冶始终以红色基因铸魂,以创新实干赋能,从驰援国家钢铁工业的“拓荒者”,迭代升级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如今,公司已发展为涵盖研发、设计、施工、投资、运营全产业链的工程服务商,在时代的浪潮中,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奋斗赞歌。
上海宝冶总部大楼
红色基因:筑牢多元发展根基
上海宝冶的发展史,是一部与共和国钢铁工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诗,红色基因始终是贯穿企业七十余载历程的精神主线,铸就了冶金建设“国家队”和城市建设“主力军”的硬核实力。
艰苦创业,砺报国初心。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工业基础和严峻的国际形势,上海宝冶肩负着“钢铁报国”的崇高使命,首战便投身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建设,自主攻克诸多技术难关,仅用一年零两个月建成武钢一号高炉并顺利出铁,实现了新中国重大钢铁工业设施自主建设的突破。60年代,转战马鞍山轮箍厂,再度扛起重任,打破了火车车轮轮箍被外国垄断的被动局面。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又在攀枝花的崇山峻岭中,历时八年建成西南钢铁基地。70年代,回师武汉,承建当时国内第一个成套引进的现代化热轧生产线,奠定了在冶金工程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80年代,以宝钢建设为契机,承担炼铁、炼钢、热轧等核心工程,在工期上一再刷新自身纪录、技术上不断创新并创造中国和世界纪录,书写了独属宝冶的“高炉传奇”。
上下滑动阅览
▲ 武钢一号平炉出钢
▲ 新中国第一个轮箍试轧成功
攀钢二号高炉基础浇灌施工场面
庞大的粗轧机牌坊运往武钢“一米七”热轧厂
宝钢特大型现代化高炉群
开拓转型,挑时代担当。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上海宝冶敏锐把握时代脉搏,果断实施战略转型,从“单一冶金建设”向“多元业务布局”跨越。依托在冶金建设中积累的技术与管理优势,成功培育并打响了高炉、炼钢、热轧、会展中心、大型场馆、电子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及民用工程、水力筑坝、机场场道等十大工程品牌。这一时期,公司在建筑行业竞争力突显,获得鲁班奖、白玉兰奖、上海市政工程金奖等多项荣誉,连续十年位列上海市建筑企业五十强榜首,并跻身上海市综合百强企业行列,营业规模跨上“千亿平台、百亿增长”的快车道。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
国内最大的自行车场馆和最高标准赛道——广州亚运会自行车馆及轮滑场
现代十大建筑奇迹之首——国家体育场(鸟巢)
世界第一双斜拱——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建筑——哈尔滨大剧院
珠澳第一高楼——珠海中心大厦
More
继往开来,建发展新功。进入新时代,上海宝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数字化交付等前沿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不断巩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的技术优势,将红色基因的传承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抗震救灾、抗洪抢险、防汛防台等重大突发事件,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与“十五五”新征程的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砺剑:锻铸发展硬核实力
“十四五”时期,上海宝冶直面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承压奋进、砥砺前行,总体保持稳健态势,主要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履约、科技创新、党建引领与品牌文化等关键体系上实现全面锻造与提升,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过硬答卷。
企业管理:
深化改革,提升效能
上海宝冶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优化治理结构与组织效能,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行“四类六种”的职能机构设置模式,完善“三清单一流程”决策机制,明晰权责边界,推动二级单位职能机构标准化设置,实现两级管理高效穿透;战略层面提出“三个升级、两个转型”发展路径,培育基础设施新增长点;同步实施基础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从九大业务体系推动管理要求直达项目,激发两级“大后台”支撑作用,强化履约创效;不断调整业务结构,通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场营销:
战略引领,深耕布局
上海宝冶不断完善“1+M+N”区域布局,有效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与资源配置效率;积极落实“五个联动”,探索“参股投资+施工总承包”“产业基金+项目开发”等模式,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以市场营销为龙头,充分践行“大履约、大商务”理念,构建“小前端、大后台”的集约化管理体系,联动设计、招采、技术等多部门形成协同合力,通过完善“151”优势品牌板块建设、强化项目策划与过程管控,收获北京环球影城、厦门天马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上海乐高乐园、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长沙五矿广场、上海宝山站等一大批标杆性项目,将“现场循环市场”理念深度落地;海外市场深耕共建“一带一路”沿线,中标印尼OBI镍铁项目RKEF二期工程、援布隆迪恩达达耶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柬埔寨环海铂莱国际酒店机电项目等,推动国际业务稳步拓展。同时,深化大客户管理机制,与华为、京东、腾讯、中石油、中储粮等战略客户合作持续深化,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订单支撑。
项目履约:
铸造精品,彰显实力
上海宝冶始终将项目履约视为企业生命线,以卓越表现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品牌影响力辐射海内外,铸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央企典范。
冶金建设国家队再立新功。上海宝冶依托深厚技术积淀,持续巩固在冶金设计、高炉大修、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优势。承建的国内首座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顺利投产,为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开辟了新路径;在衢州元立项目中实现国内首次高炉本体及框架整体模块运输,创下85.7米高炉运输高度新纪录,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6个月。此外,新疆火烧云、陈台沟铁矿等项目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充分彰显了公司在矿山及有色冶金领域全产业链雄厚实力。
上海宝冶承建的冶金建设领域经典工程
非钢多元主力军齐头并进。上海宝冶凭借卓越实力,攻克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360度回旋弯段曲面混凝土精准成型这一世界级难题,成功打造出国内首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并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评价;承建全球最大覆土建筑群——衢州体育中心项目,实现世界最大跨度混凝土密肋板壳屋盖提前封顶;点亮国内体量最大柔性AMOLED单体工厂,并创下连续三个月单月产值超4.5亿元的投产纪录;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上海速度”。此外,还打造了武汉越秀、苏州湾环球企业中心、长沙五矿广场等超高层地标,建设了故宫博物院北院区、深圳理工大学、浙江省中医院等文教医疗工程,承建的北京环球影城、上海乐高乐园相继开园,再加上此前成功打造上海迪士尼,成为国内唯一包揽三大世界级IP主题乐园建设的标杆企业,展现了民用建筑与主题乐园领域的高品质履约能力。
上海宝冶承建的非钢建设领域经典工程
基础设施领跑者树立标杆。上海宝冶深度参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承建的西安地铁项目成功应用先进盾构技术,展现公司在复杂地下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安阳高铁交通枢纽通过精益建造管理,提前6个月投运,刷新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速度;上海北部唯一大型高铁枢纽——上海高铁宝山站,以及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片区综合开发等项目正全速推进,为构建现代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了坚实支撑。
上海高铁宝山站项目
“一带一路”先锋开拓新局。上海宝冶承建的马来西亚联合钢铁项目荣获“境外鲁班奖”;在越南河静钢厂项目中不仅参与一期核心建设,更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承担其运营维护与技术改造任务,成为中国冶金工业深耕海外市场的新典范;承建的拉庆苏丹伊布拉欣体育场作为马来西亚首个大型公共民用建筑,已成为中马两国友谊与合作的生动象征;承建的首个对外援助项目——中国援格林纳达板球场维修项目顺利移交,以央企品质担当,为中格友谊铸就了坚实丰碑。依托一系列精品工程,上海宝冶沿着“一带一路”坚定前行,让中国建造的品牌在世界舞台熠熠生辉。
上海宝冶承建的“一带一路”经典工程
上海宝冶凭借卓越的工程品质与强大的履约实力,在业界屡获殊荣:累计荣获60项鲁班奖、13项詹天佑奖、6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以及百余项国家质量专项奖等行业顶尖荣誉。
科技创新:
驱动发展,勇攀高峰
上海宝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以企业治理为目标的数字化企业大脑全面上线,以核心主业为依托的数字产业化新赛道拓展取得新突破;聚焦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数字化建造等方向,打造钢结构行业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BIM技术与施工全过程深度融合,实现项目“数字孪生”与智慧化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建造、超高层施工、大型复杂钢结构等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形成了一批国家级工法与QC专利成果,培养七十余名全国及省部级劳模工匠和四十余个创新工作室,承担多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协作焊接机器人
党建引领:
筑牢根魂,凝聚合力
上海宝冶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党建“七抓”工程,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深化“五型项目党支部”建设,创建“四个一批”,创新开展“工程项目党建提升行动”,实现在建项目党建全覆盖,让党旗在生产经营一线高高飘扬;广泛开展“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及党建联建共建活动等,深化“党建+市场营销”“党建+科技创新”模式,助力重大项目落地和海外业务突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推动党建考评结果与经营业绩、干部任用有效挂钩,强化、抓实、深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品牌文化:
汇聚内力,塑造形象
上海宝冶深入贯彻落实“五型五矿”中“品牌五矿”建设要求,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并发布《上海宝冶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内外兼修、双轮驱动。对内注重文化浸润,持续强化全员品牌意识;对外聚焦精品工程打造,以卓越实力铸就企业“金字招牌”,切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品牌的硬支撑。“十四五”期间,内外宣传协同发力,官微连续六年获评全国建筑业“最具影响力”微信公众号,在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高端平台持续讲好宝冶故事,深度参与了《大国建造》《创新进行时》《走遍中国》等央视核心品牌栏目策划,工程业绩、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昂扬向上的员工风貌,通过专题纪录片、新闻特写、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形成持续性的高端曝光。企业文化坚持深耕厚植,连续多年获评“新时代党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宝冶文艺协会、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职工文化团体围绕传承宝冶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开展艺术创作,一大批企业文化案例、成果和作品在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比赛中斩获佳绩。通过文化浸润与品牌引领,员工满意度持续攀升,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显著增强,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 ★ ★
“十四五”期间,宝冶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在企业转型发展的征程中镌刻下坚实的奋斗足迹。每一项工程的优质履约、每一次技术的攻坚突破、每一组数据的稳步增长,都是对“建精品工程,铸长青基业”企业使命的扎实践行,更是对“超越自我,敢为人先”奋斗精神的生动诠释。
站在中国五矿成立75周年的新起点,面向充满机遇的“十五五”,上海宝冶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五矿“五大核心要义”,以七十余载积淀的红色基因为根基,自觉担当“国之大者”,勇立时代潮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新担当、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中实现新突破、在践行绿色发展中展示新作为,为中国五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贡献宝冶力量,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宝冶新篇章。
2025260521
来源丨上海宝冶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529期
5972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