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甘肃国资国企改革动态】甘肃铁投集团筑牢监督“三道防线” 织密项目投融资监督防控网

【甘肃国资国企改革动态】甘肃铁投集团筑牢监督“三道防线” 织密项目投融资监督防控网

图片

引言:近日,《甘肃国资国企改革动态》(第101期)刊发了甘肃铁投集团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入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的工作经验做法。

以下是报道原文——

甘肃铁投集团坚持系统观念与底线思维,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主导引领作用,通过构筑“三道防线”,推动党内监督与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程闭环的立体化监督格局,实现从单一监督向系统监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干预的转变,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筑牢业务与职能监督“第一道防线”,

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精准聚焦

坚持“管业务必须管监督”原则,实现监督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压实监督责任。围绕铁路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建立以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35项业务管理制度为支撑的“1+35”监督制度体系,明确各业务板块监督工作职责,确保业务开展规范有序、监督有据可依。在铁路项目融资领域,出台债务风险防控办法等7项专项制度,建立以“还款保障系数”“资产负债率”为核心指标的预警机制,实现对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测和早期干预。二是强化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方式有机贯通,聚焦资金管理、债务风险、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组织开展过度负债、财务舞弊、虚假贸易等专项监督,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检查和结果运用机制,坚决防范财务违规行为。三是加强资金监管,筑牢安全屏障。强化对子公司资金归集、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借助CBS资金管理系统实现银企直联全覆盖,实时监控银行账户余额、交易流水和资金动向,做到全部银行账户可视、资金流动可溯、归集资金可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规范大额资金调度,严禁违规融资、担保及出借等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资金风险。

二、强化法务与合规监督“第二道防线”,

提升依法经营与规范治理能力

持续加强法务合规体系建设,推动监督模式由事后纠偏向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转变。一是加强全过程合规管理。将合规审查嵌入决策、执行和监督全流程,实现重大决策、经济合同和规章制度的法律审核率100%,切实做到“决策先问法、违规不决策”。探索代建模式下铁路项目管理制度,在控股铁路项目中首创全过程监督六项制度,中兰铁路实现项目建设和征拆费用均未超概算,为后续铁路项目建设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借助“外脑”提升监督专业性。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高校建立战略合作,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参与项目论证、合同审查、资金调度等关键环节,增强业务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三是实行风险台账管理。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手册、风险信息库和应急预案四类管理台账,实现对24类重点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闭环管控。定期开展风险研判,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各类风险受控在控。

三、压实协同监督与追责问责“第三道防线”,

构建压力传导长效机制

整合党内监督、纪检监察、审计、财会、法务和民主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一是完善大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5项工作机制、12项专项制度和19项配套制度,运用监督委员会、信息共享、动态监督、协同联动和追究问责五项机制,实现监督任务统筹、行动协同和信息互通。二是明确监督重点。制定7类监督清单,创新“5+N”监督模式,聚焦铁路项目投融资、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实现子企业审计全覆盖,构建严密监督网络。三是加强监督结果运用和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发出监督提示函等方式,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形成“以监督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的良性循环。建立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动态跟踪资产负债率、债务结构等指标变化,积极通过展期、降息、债务置换等方式缓解偿债压力,提前布局融资与资金筹划,坚决防止债务违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