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江水浩荡,汽笛欢腾,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中铁工业参建的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铜陵长江三桥正式通车运营。这座建设历时近4年的“超级工程”,不仅填补了公铁分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的世界空白,更以“毫米级”精准合龙、多项技术突破与高效建设速度,刷新了长江公铁大桥建造纪录,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跨江交通新动能。
一桥兼具三重功能,世界首创结构破解“跨度难题”
铜陵长江三桥全长11.88公里,其中公铁合建段2.682公里,跨江主桥长1505米、主跨988米,是世界首座公铁分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不同于传统单一桥型,大桥创新性采用“协作体系”,将斜拉桥“刚度大”与悬索桥“跨度大”的优势深度融合,既能承载“四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的超大活载,又能满足高铁行车的安全舒适性要求,相较同等规模斜拉桥和悬索桥其经济性分别提升约10%和15%。
从功能布局看,大桥堪称“立体交通枢纽”:上层为6车道京台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4线铁路,包含2线时速250公里的城际铁路与2线时速120公里的货运铁路,实现“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三重过江需求同步满足。这一设计不仅集约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更比“公路、铁路分建”方案节省建设成本20%以上,减少土地征收与拆迁量约30%,践行了绿色建造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大桥3号主墩钢围堰以“10个篮球场面积”成为世界最大圆哑铃形钢围堰——其长104.6米、宽51.2米、高32.5米,总重约3950吨,相当于11层楼房的体量;而围堰从江苏张家港工厂出发,经14500吨自航式甲板货船逆流420公里运抵施工点,再通过双浮吊精准安装,全程刷新了超大型桥梁构件运输与吊装的国内纪录。
多项“黑科技”赋能建设,“铜陵速度”书写桥梁史新篇
从2022年1月4日开工到2024年8月27日主梁合龙,再到如今通车,大桥建设始终以“创新驱动效率”。
为实现“毫米级”合龙,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和监控团队运用自主研发的桥通及Snas空间分析软件,构建全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对主缆及钢梁线形、桥塔偏位等进行实时监测、精准分析和动态控制。由于悬索段主缆对温度极为敏感(每升温或降温1℃主缆跨中对应下挠或上抬21毫米),技术人员精准选择合龙时机,通过计算分析精准选定合龙位置,首创“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交叉区合龙”方式,以最优的合龙条件和最少的辅助措施,最终实现毫米级误差的精准合龙。通过索长预留、吊索可调和精准控制等各种创新手段,成功地将大桥成桥线形误差控制在±5厘米以内,实现了高速铁路大跨度缆索体系桥梁成桥线形误差数量级的减小,大大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标准提升。截至通车前,大桥已累计斩获三十余项专利,成为桥梁领域技术创新的“活教材”。
关键工序上,建设团队不断突破施工极限:3号主墩钻孔桩施工创下“79小时单桩成孔、单月完成35根桩”纪录,95天完成全桥主墩132根超大直径、超长深度钻孔桩;主缆索股架设以“日均6.75根、单日最高17根”的速度推进,仅用56天完成全部索股安装。其中,世界首创的“9米全自动智能液压爬模”技术堪称“造塔利器”——相较于传统 6 米节段施工,该技术减少12个施工轮次,在同等带模养护条件下缩短工期120天,更实现主塔每天1.28米、7天完成一节的建造速度,将253.5米高(相当于85层楼)的主塔精准“浇筑”成型。
跨江联动促一体化,铜陵迈入“公铁水联运”新时代
30年前,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让八百里皖江有了首座跨江公路桥;如今,铜陵长江三桥让铜陵真正迈入“公铁水联运的立体交通时代。大桥连接长江南岸铜陵市区与北岸枞阳县,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加快促进铜陵跨江发展。大桥的建成串联起合肥、庐江至铜陵的货运铁路以及安庆、铜陵至宣城、至九华山的城际铁路网,助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夯实铜陵皖中南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
从区域战略看,大桥作为《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 年)》重点项目,一头连着长三角核心区,一头对接川渝鄂赣腹地,大桥建成将皖江地区“承东启西”的中枢作用进一步强化。通车后,大桥显著提升公路、铁路货运吞吐能力,有效疏解长江铜陵段过江物流运输压力,为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大宗商品运输通道优化提供关键支撑
通车仪式上,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大桥总设计师肖海珠感慨:“这座桥的成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体现——从方案论证时的‘公铁合建’决策,到施工中的技术攻坚,再到多部门协同保障,每一步都凝聚着创新与坚守。”未来,随着大桥与铜陵江北港、京台高速、沿江铁路的无缝衔接,这座“长江飞虹”将持续推动两岸资源要素流动,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架起更便捷、更高效的跨江纽带
END
来源:中铁大桥院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喷射混凝土员》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成功举办第五届喷射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论坛在成都召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喷射混凝土材料与工程技术分会换届2025年华东三省一市混凝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毫厘对决·风采尽现——“蜀道建科杯”第三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在成都开赛从“联展”到“联智”——2025中国国际混凝土博览会“数智化联展”回眸数智化转型,从企业实践到行业赋能——金隅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栋专访混凝土行业数智化裂变:融合、监管与重塑——2025年混凝土行业人工智能启动元年首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培训班在武汉成功举办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