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这是时隔10年之后,四川省委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城市工作。一组数据引人关注——10年间,四川城镇化率从2015年的47.69%提升至2024年的60.1%。
在城市规模结构上,四川实现跨越式发展。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十年间增加977平方公里,达到4777.5平方公里,增幅25.7%,形成了1个超大城市、4个大城市、32个中小城市和2016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更值得关注的是,四川构建起以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基本框架的“五区共兴”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南充-达州、泸州-宜宾等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多节点城市脉络,搭配经济强县和特色小镇的分布式布局,一张网络化的城市发展体系已然成型。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十年间,四川城市经济动能持续转换,房地产、市政投资、建筑业三大领域齐头并进,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房地产领域,2016年1月至2025年9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1亿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5.9万亿元,为城市建设和居民住房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政投资方面,总额突破1.64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有效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建筑业更是表现亮眼,十年间总产值达14.27万亿元,增加值近3.87万亿元,占GDP比重保持在8%以上。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生活更美好。十年间,四川在住房保障、居住环境改善、民生实事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住房保障坚实有力,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5万套(间),发放租赁补贴69.5万户,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累计保障19万余农民工住房,让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居住环境不断优化,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11.3万余户,惠及30万余人;扎实推进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130万套,惠及355万余人;推动一批老旧街区、厂区更新改造,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全省既有住宅增设电梯3万部,更新住宅老旧电梯1300余部;开工改造老旧小区3.29万个,惠及群众339.24万户,居民生活便利性显著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也实现扩面提质,全省新增住房公积金开户人数822.43万人,实缴人数从524.29万人增长至852.29万人;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从3771.08亿元增至16110.14亿元,支持缴存人提取6754.32亿元用于购房等住房消费,为142.68万户缴存人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5707.53亿元,助力更多家庭实现“安居梦”。
十年间,四川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提升等诸多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十年答卷”。这份“答卷”不仅展现了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更勾勒出四川朝着现代化人民城市稳步迈进的清晰轨迹。(温红妹)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