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务业绩表现
营业收入:前三季度实现33.60亿元,同比增长5.93%。
归母净利润:达到3.12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至12.79亿元,同比上升52.65%。
二、核心业务发展
铁矿石业务
成品矿产量稳定,前三季度达170万吨,同比增长8.78%。
石碌铁矿智控中心正式投用,通过物联网、5G、大数据、AI等技术集成,显著提升安全与运营效率。
油气业务
权益产量大幅增长至934.75万桶当量,同比提升55.42%,主要得益于收购特提斯公司及四川八角场气田增产措施。
新能源业务
马里布谷尼锂矿项目首批3万吨锂精矿已启运,预计明年初运抵海南洋浦港。
2万吨氢氧化锂项目持续产能爬坡,并启动碳化产线技改论证,以优化产品结构。
三、战略投资与资源拓展
以3亿元增资参股洛阳丰瑞氟业,获15.79%股权,布局萤石矿资源,完善战略性资源版图。
四、股东回报与治理水平
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并于9月24日完成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30元(含税),合计约6000万元。
信息披露评级连续两年获A级,ESG评级跃升至AA级(行业前10%),为未来资本运作创造有利条件。
五、未来规划
借助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管理政策,优化全球资金运营,推进国际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面对铁矿石与原油价格下行压力,海南矿业通过运营优化与重点项目推进,实现三大核心业务协同增长,同时加速锂电产业链布局,强化资源控制与ESG治理,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
海南矿业(601969.SH)2025年第三季度投资价值与风险评估报告一、核心结论海南矿业2025年第三季度呈现“增收不增利”特征,但“矿产+能源”双轮驱动战略新能源业务布局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ESG评级优秀,股息率具备吸引力,但需警惕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压力海外投资风险。整体来看,公司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长期投资者,短期需关注锂矿投产进度及新能源业务盈利转化,长期则依赖战略性资源的产能释放与全球化布局。
二、最新第三季度业绩指标分析根据2025年三季报及近期公告,海南矿业核心财务指标如下:
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60亿元,同比增长5.93%;但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下降42.84%;扣非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40.04%。第三季度单季营收9.45亿元,同比下降4.13%;归母净利润3182.87万元,同比暴跌77.84%。
毛利率与净利率显著收缩:前三季度毛利率24.12%,同比下降21.95个百分点;净利率8.9%,同比下降47.74个百分点。单季度毛利率23.98%,同比下降3.01个百分点;净利率2.62%,同比下降11.52个百分点。
现金流改善但盈利质量承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79亿元,同比增长52.65%,主要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但盈利下滑导致股东回报能力下降,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42.86%。
债务压力上升:有息资产负债率24.48%,同比增加24.48个百分点;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74.38%,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海南矿业的投资价值主要源于战略性资源布局新能源业务潜力估值优势
1. “矿产+能源”双轮驱动,战略性资源储备充足公司以铁矿石、油气为核心业务,同时拓展锂矿等新能源资源,形成多元化产业布局:
铁矿石业务:石碌铁矿是国内优质富铁矿基地,储量约2.43亿吨,平均品位43.99%,预计可开采超20年。2025年上半年成品矿产量120.75万吨,同比增长5.79%,块矿毛利率保持50%以上,为业绩提供安全垫。
油气业务:通过收购瑞典特提斯公司(阿曼油田),原油净权益储量提升123%;八角场气田权益产量同比增长40.22%,天然气售价固定,产量增加直接增厚收益。
锂矿业务:马里布谷尼锂矿一期采选工程已进入试生产,产出锂精矿约3.5万吨;星之海氢氧化锂项目5月实现合格品下线,进入试生产阶段。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自有矿山与先进加工产线的一体化锂资源企业,待行业周期回暖后,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倾力打造“第三赛道”新能源,锂矿项目进展顺利:
锂矿资源:马里布谷尼锂矿储量丰富,采选工程投产将保障锂精矿供应;星之海氢氧化锂项目产能爬坡后,有望借助海南自贸港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15%)降低成本。
行业需求支撑: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爆发,2025年全球锂电需求量预计1178吉瓦时,2030年有望达到200万吨碳酸锂当量。公司锂矿项目的一体化优势(自有矿山+加工产线),将在行业周期回暖后释放业绩弹性。
估值水平:截至2025年10月31日,海南矿业市盈率(TTM)约41.03倍,市净率(LF)约2.75倍,市销率(TTM)约4.56倍。结合证券之星行业相对比较,公司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股价处于合理区间。
股息率:公司连续第二年中期分红,2025年中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股息率约0.3%(按10月30日收盘价9.76元计算),虽不高但稳定,体现公司对股东的回报意愿。
2025年7月,华证指数公布海南矿业ESG评级为A(行业内排名第40/196),其中E项(环境)得分82.47(BBB级)、S项(社会)得分86.15(A级)、G项(治理)得分82.77(BBB级)。信息披露评级连续两年荣获A级,治理结构透明,商业道德良好,符合长期投资的价值取向。
四、风险评估海南矿业的投资风险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债务压力海外投资风险
1.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利润对铁矿石、原油价格依赖度高:
铁矿石价格:2025年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平均约100美元/吨,同比下降约10%。若未来钢铁产量下降或房地产市场低迷,铁矿石价格可能持续下跌,挤压铁矿石业务利润。
原油价格:202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75美元/桶,同比下降约10%。油气业务利润受油价波动影响大,若油价持续下行,将影响公司整体盈利。
有息负债增加:2025年前三季度有息负债39.69亿元,同比增长34.02%;有息资产负债率24.48%,同比增加24.48个百分点。
短期偿债能力偏弱:货币资金27.82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流动负债约37.4亿元,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74.38%,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公司海外资产占比高(2025年上半年境外资产70.68亿元,占比超过48%),面临地缘政治、政策变动等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阿曼油田项目位于中东地区,若地缘冲突加剧,可能影响项目运营。
政策变动风险:莫桑比克锆钛矿并购项目仍在尽调中,若当地政策调整,可能导致项目延迟或成本上升。
锂矿项目仍处于试生产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
产能爬坡风险:星之海氢氧化锂项目需时间爬坡至满负荷生产,若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将影响新能源业务收益。
行业竞争风险:锂盐加工行业竞争加剧,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或技术迭代滞后,可能影响产品竞争力。
短期(1-6个月):关注锂矿投产进度(马里布谷尼锂矿一期采选工程试生产情况)、新能源业务盈利转化(星之海氢氧化锂项目产能爬坡)及铁矿石、原油价格走势。若锂矿项目顺利投产,新能源业务开始贡献收益,股价可能反弹;若价格持续下跌,需警惕短期风险。
长期(1-3年):公司“矿产+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及新能源业务布局,有望对冲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随着锂矿项目的逐步投产,新能源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海南矿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虽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但战略性资源储备新能源业务潜力低估值为其提供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需关注锂矿投产进度、新能源业务盈利转化及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同时警惕债务压力与海外投资风险。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长期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短期投资者则需等待锂矿项目盈利释放及价格企稳信号。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