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晋城市煤炭工业协会、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及大型无烟煤会员企业联合承办的2025无烟煤产业大会暨无烟煤产需衔接会在山西省晋城市举办。
当前,无烟煤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次大会以“凝聚行业信心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各企业无烟煤重点客户座谈会、无烟煤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等,围绕宏观经济、无烟煤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进行研讨。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建国在致辞时强调,无烟煤作为稀缺清洁能源,凭借低灰、低挥发、高热值等天然优势,正持续拓展在电力、冶金、化工及新材料等高端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煤炭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力量。赵建国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加快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共同推进煤炭全链条减排增效,为能源革命与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晋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志军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晋城作为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坚决贯彻国家关于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持续巩固煤炭保供“压舱石”作用,同时积极推进能源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十四五”期间,全市的煤炭年产量由1.2亿吨增加到1.48亿吨,先进产能占比已达97%,能源产业年产值即将突破两千亿元。面向“十五五”,晋城将围绕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统筹推进能源供给优化、产业链延伸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谋划实施总投资60亿元的九大矿井项目及总投资超400亿元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力争到2030年煤炭产量稳定在1.55亿吨以上,加快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体系。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无烟煤专委会主任冯雨在大会上发布了《2025年无烟煤市场白皮书》。冯雨指出,当前无烟煤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未来趋势可从消费、生产、进口与价格四个维度把握。需求方面,电力和钢铁行业仍为核心支撑,分别占据消费“半壁江山”及四分之一份额,韧性显著,预计2025—2026年全国消费增速维持在0.9%;负极材料等新兴领域则为绿色转型带来新机遇。供应端则呈现“稳中偏弱、集中度提升”趋势,国内产量逐步向山西和大型企业集中,2026年产量预计为3.95亿吨,叠加进口1800万吨,总供应约4.13亿吨。随着消费小幅上升至4.08亿吨,市场将进入相对平衡、略有收紧状态,预计2026年无烟煤价格中枢有望高于今年。
中国煤炭市场网研究部总经理韩雷研判今年四季度煤炭市场表示,预计未来4周价格先降后涨,每周波动幅度在5-20元/吨。12月份煤价将稳中偏强,随着铁路运费上移,进港成本约上涨10元/吨左右,在发运倒挂幅度扩大和四季度偏紧预期下,煤炭再次上涨概率较高。
韩雷分析认为,“十五五”期间,我国煤炭供需将偏宽松,但较“十四五”末略有收紧。消费持续处于高位。虽然煤炭消费达峰,但仍处于新旧能源转换过渡期,消费减量不明显,煤炭消费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预计2028年动力煤消费达到峰值46.0亿吨,到2030年降至45.9亿吨。产量有序增加。随着新建高效产能建成投产,我国煤炭自给能力提升。同时,在煤炭价格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煤企普遍采取以量补价的措施缓解经营压力,预计煤炭产量将持续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受消费抑制,增速偏缓。2028年消费达峰后,在终端补库需求和生产惯性影响下,将继续增加至43.7亿吨左右,并实现达峰,2030年略有减少、基本持平。进口煤总量虽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内自给能力提升,对进口煤形成挤压。同时,在“碳达峰”的背景下,对煤炭质量要求将逐步提升,存在对劣质煤进一步管控的可能。此外,外矿煤炭税收增加,出口成本提升,较国内煤的价差优势或将收窄。预计到2030年,全国动力煤进口量将降至2.8亿吨左右。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博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副处长徐甫分别作主旨演讲。三位专家从煤炭、宏观经济、钢铁三个维度,全面而细致地勾勒出煤炭市场的现状与未来,为行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宏观参考,通过对钢铁市场供需、政策影响等关键要素的分析,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引,更是为无烟煤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编辑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