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决战决胜十四五丨港航局:港通四海 建达天下

决战决胜十四五丨港航局:港通四海 建达天下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当“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号角吹响,港航局以改革为刃破局攻坚,以创新为笔擘画蓝图,在深蓝疆域书写“向海图强”的壮丽篇章。

中国铁建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顺利举办

9月23日,中国铁建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海举办,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院士专家共聚一堂,聚焦海洋经济产业技术核心议题,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劲发展动能。

五年来,港航局向水而生、向海而兴,水工品牌培育成效显著,战新产业异军突起,改革攻坚纵深推进,船舶装备跻身世界一流…… 这是港航局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交出的亮眼答卷,更是中国铁建在深蓝疆域的生动实践。

水工品牌:专注主业筑精品

工于匠心,筑于品质。作为中国铁建旗下唯一水工专业化工程局,港航局深耕港口航道、跨海桥梁、海洋工程等核心领域,打造出一批享誉行业的精品工程,擦亮了“铁建港航”的金字招牌,为我国从“港口大国”迈向“港口强国”贡献力量。

小清河复航工程

铸就“陆海联通”新枢纽。

内河港口、深海码头,港航局以精湛工艺破解复杂地质与水文难题,建成多个国内领先、行业标杆的港口工程,为区域经济发展打通“海上门户”。山东省首个投资百亿的小清河复航工程,港航局创新应用环保绞吸与生态护岸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湿地生态破坏,复航后千吨级船舶可从渤海湾直达济南,彻底打通山东内河与海洋联运的黄金通道。

泰兴七圩公用码头

投建营一体化的泰兴港区七圩作业区公用码头,获批国家临时开放口岸,全年货物吞吐量达1787万吨,开通多条外贸航线,适配大件设备与集装箱混装运输,搭建智能调度平台实现船舶周转率大幅提升,成为建筑央企“投建营一体化”的标杆范本。

双屿门大桥双主塔封顶

架起“天堑通途”新地标。

港航局参建多座世界级跨海桥梁,攻克深水、高墩、大跨施工难题,诠释“遇水架桥”的铁建实力。宁波舟山六横大桥,港航局承担双屿门大桥、青龙门大桥两座主桥施工,采用海上大直径桩基和钢围堰整体吊装,实现主塔一年出水行业纪录,其中青龙门大桥主跨创造了三塔钢箱梁斜拉桥的世界纪录。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跨海大桥,面对风大、浪高、流急、岩硬的恶劣环境,港航局创新应用深水裸岩桩基施工工艺等,攻克10多项世界级施工难题,助力这座世界最长、我国首座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成为连接台湾海峡西岸的交通大动脉。

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

开拓“蓝色经济”新空间。

港航局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将水工技术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海上粮仓、蓝色能源新载体,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海南首个全容量并网的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项目,针对南海强对流天气、地质软硬层交错等复杂海况,建设者成功攻克了深水沉桩难题。项目一期年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年碳减排量约156万吨,为海南自贸港“清洁能源岛”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成为绿色港口建设的典范之作。

战新创新:于变局中开新局

不拓新赛道者,难成长远功。港航局锚定新能源、海洋经济、节能环保等“五大战新产业”,在风能开发利用等16个细分赛道加速布局,在海洋工程等核心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未来发展新增长极。

“铁建起重5000”交付仪式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与广东省主要领导会谈时曾提出:“要积极开拓海上风电、海洋装备制造等合作新领域。”港航局积极落实,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漂浮式光伏融合模式,参建大连庄河等多个海上风电项目,跟进海洋牧场投资,让“蓝色国土”焕发新活力。截至目前,已累计承揽战新产业项目124亿元,在农光互补、陆上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新突破。

荣获中国建造“海上风电工程品牌企业”称号

核心技术“破壁攻坚”。港航局建成“两个中心三个实验室”,联合中国海洋大学成立海洋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牵头成立中国铁建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中国铁建“1+9+N”创新体系首个开放式研发平台,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高地。五年来,累计斩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8项,专利授权405项,发明专利86项;形成省部级工法47项,主持或参编国家标准9项、地方标准2项,多项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全回转起重船“铁建起重5000”

船机配套“助力远航”。斥资打造“国之重器”,构建起实力雄厚的“海洋舰队”。2024年12月26日,全球吊高最高的5000吨级全回转起重船“铁建起重5000”顺利交付,已在三峡阳江青洲五海上风电、深海一号、流花油田群开发等项目中实战建功。国内最先进第四代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2000”,年装机容量超1400兆瓦,减少碳排放34万吨,成为“双碳”目标的践行者。这两艘“巨无霸”与5000立方米/小时绞吸船、108米打桩船等16台/套核心装备及2000余台/套配套设备协同发力,成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

海南金牌港智慧化建造平台

智能建造“赋能升级”。海南金牌港项目搭建智慧化建造平台,实现生产要素自动监控、质量安全智能预警;六横大桥项目积极引入大疆行业级无人机系统,实现双屿门大桥佛渡侧主塔施工现场智能安全巡查,助力项目打造低空经济安全施工管理。船舶装备全面采用绿色动力和智能系统,构建“船岸云”一体化平台,推动装备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让“智慧”成为港航建设的鲜明底色。

改革攻坚:破茧蝶变激活力

变革者勇立潮头,精细者行稳致远。五年间,港航局党委扎实推进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用系统重构的智慧破解难题,用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

制度体系“立柱架梁”。围绕“精干、精简、精细”要求,打响改革“组合拳”,大刀阔斧推进机制重建、机构重整、人员重组。制定《港航局区域机构优化调整方案》,构建经营新格局,陆续中标上海临港海上光伏发电、吉林高速、温福铁路等大项目,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压减编制,精简人员,实现“瘦身健体”与“强筋壮骨”并举。全面梳理经济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修订完善295项精细化管理配套制度,形成“1+N”制度矩阵,实现“一项目一策”精准落地。

中层领导干部公开遴选

考核督导“双向发力”。在“四能”机制驱动下,全面实施360度考核,严格结果运用;落实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和“破壁式”轮岗交流,形成“一池活水”的用人格局;精细化管理落实达标评价与终期考核,狮子洋通道、海南金牌港项目获股份公司精细化管理达标抽查“优秀项目部”。开展四色预警,对项目进度、成本、资金实施动态监控,加强考核督导,将考评结果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倒逼管理责任穿透至最后一公里。

召开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会暨标准化示范工地交流会

精细管理“提质降本”。“三金”压控与亏损治理成效显著,收回各类逾期债权数十亿元;推行亏损项目挂牌督办,实现止血止损向提质增效转变;大力推广“铁建云采租”平台,曹妃甸项目通过租赁和改造模式削减临建成本,创新钢管桩采购“组合拳”实现集采降本;船机设备实行单船责任成本核算,采用1艘打桩船+2艘运桩船协同作业模式,让“铁建桩01”创造了单日打桩11根的纪录,彰显向管理要效益的硬核实力。

赋能铸魂:党建引领促发展

港航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企业攻坚克难、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以党建“软实力”激活发展“硬动能”。

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建铸魂”凝心聚力。港航局党委围绕规范治理、增效减亏、管理创新和战新产业发展等做好把关定向。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务实举措,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互促互进,实现党建引领与发展实效的深度融合。

“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印发《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建立多元化选拔机制,推行“墩苗成长”与“赛场选马”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目前,529名科研人员组成创新梯队,多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珠海市高层次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船员人才,为“深海舰队”储备专业力量。

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推进会

“三基建设”打造动能。开展基层项目党建“七抓”工程,在重大工程项目广泛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常态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在六横大桥、申能海上风电等“硬骨头”工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破解项目难题,让党旗在深蓝一线高高飘扬。

潮涌海天阔,奋楫正当时。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港航局将继续“向海图强”,以改革攻坚的锐气、科技创新的智慧、经略海洋的担当,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书写新的荣光!

推荐阅读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