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刘胜军:坚守初心勇担当,创新奋进拓新程

刘胜军:坚守初心勇担当,创新奋进拓新程

图片

图片

如需加入微信榜单,请点击↑↑↑

“平易近人、笑容可掬、亲和有力”,这是大家对内蒙古交通集团项目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党委书记刘胜军的第一印象,走进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办公桌和琳琅满目的书籍,涉及政治、历史、管理、专业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也是他26年从专业技术、项目管理到企业管理一路走来的缩影。他时常告诉年轻员工要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担当,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要有拥抱变化的能力。其实这些话语,正是他多年以来立足公路建设领域,将创新、品质、担当融入每项工作、每条公路的真实写照。

刘胜军组织开展党建学习。

力学笃行,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刘胜军1999年参加工作,在公路建设一线摸爬滚打十余年,先后参与了国道109线东察段、呼集高速、国道304线通辽段等十余项公路工程施工,从技术员升任施工队长,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进入企业机关工作,先后担任经营管理部部长、局长助理、总工程师等职务,在每一个管理岗位上始终坚持精细管理、技术支撑、创新引领,开创了企业市场开发新高度、实现了工程管理水平新提升、夯实了产学研用体系新基础,一大批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先进技术实现工程应用,形成了多项具有较强引领性的科技成果,组织申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行业首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他不忘自我提升,先后取得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等多项执业资格,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为青年”、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行业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主持课题研究十余项,制定省部级施工工法16项,主编地方标准3部,参与行业标准6部,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力学笃行的精神,在多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既能精准把控技术细节,又能科学统筹管理,逐步成为行业内的杰出专家,真正体现了“行家里手”的风范。

▲刘胜军在项目一线调研。 高博 摄

富有远见,建设管理的“先行家”

“在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发展历史进程中,项目现场管理机构最早是项目指挥部,后来成立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或独立的项目公司,由于管理模式的多样化,难以形成标准统一的制度体系与业务流程,管理经验与技术优势难以沉淀和传承发扬,管理效能难以提高。”这是刘胜军工作多年的深刻体会。

2022年,随着国企改革行动的纵深推进,项目管理分公司顺势成立,作为首任负责人,刘胜军坚决贯彻集团战略部署,创新提出“三层次、两界面”管理模式,有力发挥“标准化、信息化”抓手作用,精准定位分公司与项目办管理界面、职责权限、责任归属,对所有项目按照“拟建、新建、续建、收尾、遗留”五种类别划分,全面推行“责权利对等、“放管服”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项目办驻地、机构、人员、车辆配置标准化,集合各项目资源优势建设集中统一的“项管云信息化平台,建立了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的公路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体系,让集约节约、精细管理、数据沉淀、经验共享、能力提升成为可能。

在项目建设中,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品质耐久、永临结合、创新创优”理念,大力推行工业固废利用,近十年通过大规模应用粉煤灰、矿粉等,累计节约成本近3亿元;内蒙古自治区首次应用干法SBS沥青改性技术,有效提高了路面耐久性;攻关形成了系统的季冻区公路隧道防冻关键技术,建立了公路隧道防冻养护智能运维新架构,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哈天项目中首次实现养护工区与项目办驻地的永临结合应用,有效节约管理成本;乌石项目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家智慧梁场和无人值守拌合站,将智能建造在公路建设项目落地生根;倡导项目创新创优,引入专业质量检测与安全咨询团队,强化项目品质管控与安全防控,争创“鲁班奖”。

他带领的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团队,累计参建项目逾20项,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四横十二纵”中近半数项目,建成的G5511省际大通道、G65包茂、G55二赛、G1015新科等高速公路,累计交工12个项目,通车里程约1600公里,斩获公路行业顶级荣誉“李春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最高质量奖“草原杯”8项,所属项目多次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绿色施工”奖及平安工地建设“示范工程”殊荣。

面对自己的成绩,刘胜军表现得十分低调。他坦言:“公路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在路上,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初心。”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定,让他在公路建设管理领域不断创新实践,开创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管理新天地。

▲刘胜军在项目一线调研。 高博 摄

守正创新,现代企业管理的“行动派”

作者跟随刘胜军回顾了分公司组建以来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其中充满了长远的规划、创新的思路、务实的干劲以及敢拼的动力。

分公司成立之初,面对项目人员初步整合、业务体系仍不贯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局面,他首先提出了分公司推行全周期一体化项目管理、打造专业化项目管理团队的战略目标,主持建立了分公司管理与绩效体系,构建起贯穿全业务的合规控制体系,引入外部法务咨询、推行标准合同范本、强化合同动态监控、建立核心业务导图,设置专门机构解决历史遗留项目问题,利用项管云信息化平台搭建了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执行体系,固化各项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提高各级工作效率,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

“从计划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到如今企业运作的协同高效,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分公司全员的思想转变和行动自觉,尽管改革之路充满挑战,我们仍需逐一克服。”这是他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深刻体会,也是在3年时间实现120多个项目顺利实施,在内蒙古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跨越约29个经度的辽阔土地上擘画新时代交通强国蓝图的重要法宝。

刘胜军深知思想和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作为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文化品牌,用思想引领力和文化感染力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他在分公司倡导“团结务实、创新担当、风清气正”的文化,已逐渐成为全体员工的座右铭。他主导创立的“领航·畅行北疆”党建品牌在“交通强国 品牌力量”第六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推选活动中荣获“传播力文化品牌。先后在12个旗县留下惠民足迹,累计修路百余公里,屡获地方政府送来的感谢信与锦旗,展现国有企业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分公司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系统“精神文明单位”和内蒙古交通集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刘胜军在采访结束时谈道:“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成效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彰显其优势和魅力,我们当前致力于优化项目管理模式,也为后续公路建设者提供便利,铺就成功之路。”

至此,作者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刻地体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大地上,一支公路建设管理团队正奋力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新航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创新开局的新起点,愿刘胜军和他的团队,在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的道路上取得更多、更高、更好的业绩!

推荐阅读

通讯员:王舒卉

供图: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管理分公司

责编:程子研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 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